第A10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8月19日 星期五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体重130公斤的小伙 突发急性心梗肺栓塞

两家医院专家联手成功救治

    “太感谢九院的医疗团队了,是你们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无微不至的照护,才让我老公有了第二次生命。”出院前夕,患者张先生的夫人激动地向医护人员连连致谢。

    不久前,她的丈夫因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肺栓塞命悬一线,宁波九院心血管内科团队联合ICU团队和宁波市第一医院ECMO团队开展紧急救治,使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成功挽回了他的生命。

    27岁的张先生体重达130公斤,平常工作忙,熬夜成了家常便饭,他还习惯用暴饮暴食来缓解压力。事发当天下午,他像往常一样工作时,突然感觉胸口闷胀不适,而且症状越来越重,直到憋喘无法耐受,才赶紧前往宁波市第九医院急诊科就诊。到院后刚说了几句话,张先生随即就出现抽搐、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

    九院急诊科值班医生立即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血管科医师会诊后考虑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心内科执行主任王世奇副主任医师、谢达奇主任医师带领心血管内科团队立即进行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心脏上的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随即,医生通过介入手术植入了2枚支架,为他打通堵塞的血管。术后虽然张先生的故障血管已畅通,但由于其多年肥胖和不规律的生活方式,血管存在严重病变,为稳定病情,转入ICU继续治疗。

    正当医护人员以为已经安全时,ICU值班医生监测血气发现,张先生氧分压迅速下降:肺栓塞!这是个死亡风险极高的急症。

    为全力抢救患者的生命,九院心血管内科团队、ICU医疗团队和宁波一院ECMO团队等多方讨论后建议进行ECMO治疗。这是一种体外循环手段,可在一段时间内替代功能衰竭的心脏、肺脏,使危重症患者获得稳定的循环血量以及氧气供应,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对血液、氧气的需求,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宁波市第一医院ECMO团队充分讨论后,建议应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循环模式,首先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再行ECMO支持。ECMO团队为张先生成功实施血管切开植入体外膜肺氧合(ECMO)导管,张先生的呼吸、心率、血压逐渐平稳,第6天顺利撤除ECMO,第10天拔除气管套管。

    目前,张先生已康复出院。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郑诚 史亦天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