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杭州,旋即便离开,来来往往,兜兜转转,绕了一大圈,不曾想到了人生的下半场,退休后又住到了西湖边。自此,便与西湖朝夕相处,日夜为伴。登孤山、攀霞岭,观日出、赏晚霞,听波涛、闻浆声,探幽雅之境,寻文化之源,怀思古之情,不亦乐乎。 西湖之景天下观,多少文人骚客挥毫泼墨,多少千古文章歌颂传唱,写西湖、忆西湖、咏西湖、颂西湖,爱西湖、恋西湖、思西湖、念西湖。我心里总有个问号:西湖到底灵在哪里?妙在何处?让世人如此癫狂、如此向往。思来想去,有几点不得不叹、不能不服。 西湖景色秀美,令人惊喜。西湖不只是一个湖,而是湖体和周边群山的完美组合,是一个巨大的山水群落。沿着湖由东向西逐级依次提升延绵不绝的青山,层层叠叠、舒展起伏,与环抱其中的湖体和城市,构成了绝妙的“三面云山中涵碧水一面城”的自然地貌和城湖格局,淡妆浓抹总相宜,每一季都有赏心悦目的美景,每一帧都像浑然天成的图画。阳春时夹岸相拥的红桃绿柳,夏日里沁人心脾的碧荷连天,秋色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夜影,冬雪后波光掩映的断桥残雪,无不令人驻足忘返,浮想联翩。湖滨巧妙地把现代繁华都市与古老寂静的西湖连在一起,把城融入了湖中,又把湖嵌在了城中,成为了本市居民和中外游客最集聚的地方,谁都要来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南山路荡漾着青春的气息,唯美的艺术、精致的店铺、醇香的咖啡,营造出时尚的氛围,成为了年轻人的天堂。西山里掩藏着静谧的世界,晨钟暮鼓引导曲径通幽,然后是绿水青山风光无限。北山街老建筑典雅大气,与保俶塔遥相呼应,犹如西湖边一位古朴素净的美人,西湖则成了她百褶靓丽的裙摆。苏堤和白堤就像美人颈项上的项链,而湖心岛就是串在项链上的吊坠,伴随着日月星辰闪闪发光。 西湖人文荟萃,引人入胜。西湖的山水是大自然的杰作,西湖的文化则是人类的杰作。一千多年前,大运河把这一泓奇妙的湖水拉进朋友圈,从此,西湖一步步走向全国,面向世界。“一湖两塔三岛四堤”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千百年来人们努力的结果。而这种努力,非但没有破坏这山水的和谐,而是更增加了山水的内涵,使得这山水更加出类拔萃。当年偏于一隅的南宋古国,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将宋韵文化推向了极致。在人间天堂的盛名下,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有“也留正气在乾坤”的张苍水,有巾帼不让须眉的秋瑾,有隐居孤山梅妻鹤子的林逋,也有刚正不阿的武松和风情万种的许仙白娘子。在莺歌燕舞的西湖边,始终有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代言。白居易、苏东坡一任接着一任干,修筑堤坝、构建河闸、蓄积湖水、灌溉农田,开凿从西湖通往钱塘江与运河的河道,将疏浚和营建合二为一的天才想法付诸实践,成为后世治理的典范,奠立了西湖作为人文景观湖泊的重要地位。任职期间他们还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将诗词歌赋和景观营建联动,使西湖美景和人文风情闻名,吸引了四方文人雅士和游客。“杭州巨美,自白(居易)、苏(轼)而益彰”,西湖的文化地位终于确立,从此“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西湖舒适宜人,使人留恋。西湖是开放包容的,当年许多知名景区上调门票的时候,西湖却一反常态,拆除了环湖景区的围墙,各大公园都免费对外开放,没有栅栏围墙,没有遮遮掩掩,以宽阔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客,又把它的美传递到四面八方。无数次来到西湖,见到无数各种各样的人,从来没有看到愁眉苦脸的,都是那么心情舒畅,那么喜笑颜开。西湖没有职场的焦虑、都市的匆忙,更没有市侩的狡诈。西湖让人感受生活的美好,体会人生的希望。不论什么时间,不论什么人,高兴了,到西湖边来走一走,开开心;不高兴了,也到西湖边来走一走,散散心。只要抬腿一脚,随步一走,就可以来到西湖,就可以在西湖畅快地荡漾。孤山间探梅,阮公墩夜游,河坊街观光,文澜阁访书,西泠社读碑,每个人总能找到自己留恋和放松的地方。泛舟西湖,更是大家的向往,体味过的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走累了,逛乏了,随意择一茶室,端一杯清茶,悠闲地一坐,一碟花生瓜子、些许笋丝香豆,笃悠悠地泡上半天一天,一边品美味,一边赏美景,一边可以养精蓄锐。美味与美景俱佳,身体与心情舒展,更能品出生活醇厚悠长的味道来。连毛主席在品了龙井茶后都感慨道:“龙井茶,虎跑水,天下一绝。”如你还想住下来,西湖边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酒店、宾馆、民宿,尽可以择一而居。躺平了睡一觉,更能体会夜西湖的魅力和风韵。 西湖闻名于耳,众人赞誉。有一年,在北美一个僻静乡村的社区里,我与几位当地人聊天,问起有没有来过中国。有一位大姐马上跟我说,她去过中国。我眼睛一亮,问她到过哪里。她说了两个城市,一个是北京,另一个就是杭州。我更来劲了,问她感觉怎么样。她一脸的向往,说:“西湖真是太美了!”这应该是许多人都会由衷发出的感慨。从更长的历史维度来看,西湖更代表了一种善于创新、勇于向上的志向和状态。“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和“西湖十景”的景观题名传统,都成为许多园林效仿临摹的蓝本,连东亚的许多园林也受到西湖的深远影响。近代以来,这里也是湖畔诗社、西泠印社、国立艺专等传播新思想、新艺术的阵地。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有一些难忘的记忆在心头。西湖边北山街84号院,当年的那些日日夜夜,奠定了共和国的长治久安,由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初稿还另有一个名字,叫作“西湖稿”。尼克松的破冰之旅闯进杭州,周总理曾与他一起泛舟西湖,并在西湖边的八角亭中草签了《中美联合公报》,完成了小球转动大球的惊世之举,成为此后数十年世界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节点。而G20杭州峰会成功举办,迎来新一轮西湖的盛宴,多国大咖云集杭州,开启了新时代大国外交的新征程。 西湖内敛含蓄,让人亲和。西湖不仅仅是一个湖,同样也是生活里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必需品都有西湖的牌子,西湖龙井、西湖醋鱼、西湖味精、西湖藕粉、西湖牌缝纫机等等,“西湖”的名字无处不在。西湖作为“天堂”的一颗明珠,已经深深地铭记在人们的心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永恒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但它却平和亲民,始终接着天线连着地气。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西湖为世界遗产时,给出的评价恰如其分:“在景观营造的文化传统中,西湖是对天人合一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阐释。”泰戈尔游览西湖时曾写下了一首诗,G20杭州峰会时,领导人还引用过这首诗:“山站在那儿,高入云中,水在他的脚下,随风波荡,好像请求他似的,但是他高傲地不动。”西湖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既体现了文人士大夫追求的人文与政治理想,又与老百姓的审美需求相吻合,亲民的文化基因和风骨在世代传承中沿袭至今,造就了中国文化完整而又精粹的风雅,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西湖风光。 一天到晚,一年到头,一生一世,与千古对话,向未来张望。 人生得一西湖,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