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艺宁波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8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提名作品公示

发生在“永城”的故事 宁波人翻译的作品入围

艾伟回宁波时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 俞素梅 摄

艾伟中篇小说《过往》。

竺祖慈近照。

受访者供图

竺祖慈译作《小说周边》

    8月22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提名作品公示。本届鲁奖7个奖项即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提名作品各10篇(部)。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艾伟的中篇小说《过往》、宁波籍资深文学编辑竺祖慈的翻译作品《小说周边》入围。

    鲁迅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每三年评选一次。

    1

    小说《过往》

    又一个发生在“永城”的故事

    艾伟,1966年出生于浙江上虞,中国当代中坚实力派作家。

    宁波可以说是艾伟的第二故乡。大学毕业后,他在宁波生活了20多年,直到2015年前往杭州。他总是说,“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宁波”。

    艾伟小说的故事,常常发生在“永城(甬城)”。对于这个“谐音梗”,他做过解释:永城是我虚构的一座南方城市,它和宁波息息相关。艾伟笔下“永城”的很多街道、公园和河流,如公园路、法院巷、护城河、南塘老街等,在现实中的宁波可以一一找到对应。

    《过往》讲述的又是一个发生在“永城”的故事。主人公戚老师是一个“非典型”母亲,她的人生轨迹从“永城”正式登场,然后去省城、去京城,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回归“永城”,试图与自己的儿女重新建立血缘之上的亲密关系。

    艾伟以一贯敛容静气的叙述,将藏匿于这个家庭内部的秘密层层剥开,深刻剖析了时代突变下复杂的亲情与本能的爱。

    有宁波读者写下读后感:小说开篇就写到了“永江”边的大排档,广济巷曲折幽深……这些地名如此亲切,都是宁波人熟悉的地方。

    定居杭州后,艾伟常回宁波参加各种活动。2020年11月,他在第六届浙江书展天一阁论坛上的演讲一度刷屏朋友圈,引无数宁波读者点赞。艾伟说:这是我写给宁波的真情告白。

    2

    这位翻译《小说周边》的

    资深编辑是宁波人

    凭借翻译日本文学作品《小说周边》,成功入围本届鲁奖文学翻译奖提名的竺祖慈,公开信息较少。

    据记者了解,竺祖慈生于1949年,祖籍宁波,是资深日本文学编辑、译者。1981年起历任江苏人民出版社《译林》编辑部编辑、译林出版社副社长兼《译林》杂志主编,现已退休。文学译作超过200万字。

    昨天下午,记者辗转联系到了竺祖慈。他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出生在宁波,老家位于海曙区缸桥巷的一条弄堂里。虽然自己出生在上海,3岁后一直生活在南京,但今年73岁的竺祖慈却一直以自己是宁波人为荣。

    “8岁那年,母亲带着我回宁波的老房子住了一周,让孩提时代的我,对家乡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最近一次回宁波是十多年前,我和在上海的亲戚一起回乡给长辈扫墓。我在南京遇到过不少姓竺的人,大部分祖籍也都是宁波。”虽然回乡的次数并不多,但那些与家乡有关的记忆深深印刻在竺祖慈的心中。

    谈到自己翻译的《小说周边》,竺祖慈说,该书作者藤泽周平是日本剑侠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大师,他的人生和作品都可以用“平静有力,平凡至真”来概括。

    “藤泽周平写小说较多,这部《小说周边》是他最好的散文集。全书分三个部分,六十多篇各色珠玉小文,详细回忆了作者的童年和人生经历,其中还记载了他与疾病斗争的经过。藤泽周平笔下的自己似乎就是一个不太努力、喜欢安逸的普通人,这些文字也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竺祖慈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种种原因,自己暂时放下了编译工作。译林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的这部《小说周边》是他退休后完成的第一部翻译作品。“这次鲁奖翻译奖提名书籍以大部头作品居多,《小说周边》能入围,有点‘四两拨千斤’的意思。全书体现了作者浓郁的个人特色,阅读、写作、生活、社会,无所不包,希望读者能够喜欢这本‘大家小书’。”竺祖慈说。

    记者 朱立奇 通讯员 陈莹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