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红人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8月24日 星期三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广志
日本“笛”文化中的 南宋竹

蝉折之笛(须须神社藏)

    南宋初,日本执政的鸟羽天皇(上皇)给宋朝皇帝献金千两,由此得到许多回赠品,其中有一根竹子,竹节像蝉一样,微隆饱满,富有节奏,栩栩如生。随后,日本用该竹做了两支笛子,一支叫“蝉折”,另一支称“小枝”。在日本“笛”文化中,这两支特殊的笛子保留至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谓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亮点。

    用中国竹子制作笛子,在日本文献中又被称作“汉竹”“甘竹”“幹竹”“唐竹”等。鸟羽天皇之后,此笛传给其孙高仓宫(又称以仁王)。治承3年(1179)11月,平清盛率兵控制京都,废除后白河院政统治,由此引发日本政坛的动乱。次年,高仓宫发出征讨平氏的旨令,据《平家物语》卷四《僧众齐集》载:

    (高仓宫五月二十三日)于是离开三井寺,打算前往南都奈良。他珍藏有两支汉竹所制的笛子,名曰蝉折、小枝。那蝉折乃是昔年鸟羽院向宋皇帝赠送千两黄金时,宋皇赠的回礼。原本是一节酷似活蝉的竹子,鸟羽院道:

    “如此重宝,不可轻易雕刻。”

    遂请来三井寺大进僧正觉宗,将竹节恭敬置于佛坛上,加持了七日,而后才雕成一支御笛。

    某日,高松中纳言实平入宫参拜,横御笛吹奏一曲后,一时大意,忘记了此笛与普通笛子不同,竟将它随意置于膝下。御笛有灵,气恼之下,蝉形从笛子上断折脱落了,该笛因此被称为“蝉折”。(引自王新禧译:《平家物语》)

    以上是传说中“蝉折”的来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支名笛及其相关的历史演绎,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时至今日,它们仍然作为日本的一个历史文化符号,完好无损地传承下来。其中,“蝉折”经由镰仓时代初期著名将领源义经之手,保留在今石川县能登半岛顶端的珠洲市须须神社里。而另一支“小枝”(又称“青叶之笛”),则落户于平氏家手中,先是鸟羽上皇赠给平忠盛,传给平经盛,再传至平敦盛手中,最终落户于今神户市须磨寺的珍宝馆中。

    那么,做成日本名笛的“汉竹”,究竟是从中国哪里运来的呢?进一步说,竹子产于何处呢?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未见史料记载。但是,当时正处于南宋初期,根据这一时期中日贸易往来的总体特点来看,中国对日本进出口的主要口岸是明州。笔者推测,此“汉竹”是从明州港运到日本的。至于竹子的产地,尽管中国很多地区都生长竹子,但由于中日贸易主要集中于浙江一带,竹子并不是输往日本的大宗货物,竹子也不大可能从更远的地方调配到宁波装船,因此可以认为,日本名笛的原料为浙江竹的可能性较大。回顾中日文化交流史,浙江与日本,竹韵悠长,笛声脆脆。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