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被120救护车送到急诊室门口。 |
近日凌晨1点多,120救护车疾驰而至,停在了宁波市妇儿医院急诊室门口。车上推下来一位4岁的小女孩,之前因高热抽搐,家长紧急叫了120……据当晚值班的小儿急诊内科副主任干冬梅介绍,救护车到达之前,他们已经接到电话,并做好了急救准备。患儿送到抢救室时抽搐虽然已经停止,体温依然很高,接近40℃,心跳也很快。医护人员开始有条不紊地采取降温等急救措施。 记者从市妇儿医院了解到,受超长高温天气的影响,近段时间儿科急诊内科收到的高热惊厥患儿明显增多,小儿急诊外科则以电动车意外伤的居多。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今年暑假期间溺水儿童较往年明显减少,到目前比往年少了一半左右。 高热惊厥 常见于6岁以内的幼儿 患儿家长反映,孩子这些天几乎都呆在空调房里的,事发当晚并无明显的发热等症状,孩子的精神状态也蛮好的,只是睡觉前有点流鼻涕,他们也没怎么在意,就睡觉了。 半夜的时候,他们被孩子的呻吟声吵醒,赶紧爬起床,发现孩子浑身滚烫,手脚也在抽搐,眼睛呈呆滞状,再怎么叫也没反应。这可把他们吓坏了,立即拨打120求助。 干医生介绍说,这属于典型的高热惊厥。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儿科急诊收治的这种患儿明显增多,最多一个晚上收治了3例。经病史询问,引起高热发病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孩子感冒了没察觉,结果在短时间内体温急剧升高,出现高热,继而引起高热惊厥;有的则是外面玩耍回来后,还满头大汗的,就马上钻进空调房,温度还打得很低,这种强烈的冷热环境,再加孩子抵抗力差,容易导致生病;还有的则是孩子轻微感冒发热后,家长以为开空调容易着凉,不开空调,对着孩子吹电风扇,导致疾病加重。 针对近期还在陆续增加的高热惊厥患者,干冬梅提醒家长说,高热惊厥常见于6岁以内的幼儿,孩子发烧时候要注意做好护理。体温在38.5℃以下,可在家使用退热贴、温水擦身来物理降温,不主张给孩子捂被子、多穿衣服,靠捂出汗来降温。夏天气温比较高,要让孩子敞开衣服,在空调房里散热,只是温度不要太低,空调风不要对着孩子吹。另外,过去有用酒精擦身降温的做法,也是不合适的。如果体温超过38.5℃,结合孩子的情况,可考虑使用退烧药,尽量多喝温开水,根据情况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电瓶车“咬脚”事件频发 除了高热惊厥的急诊患者外,今年儿科急诊还有个很明显的现象,电瓶车引起的“咬脚”意外伤增加很多。该院小儿急诊外科副主任徐光伟介绍说,7月份至今,每隔两天就有被电瓶车伤脚的患儿送过来, 目前大约有三四十例,有的伤势比较轻微,外伤处理缝合后,配了些药就回家了;有的则很严重,必须住院手术。就在两天前,他们又收治一例重伤患儿。左小腿后内侧及足内侧皮肤大面积挫擦伤,足动脉的波动都可摸到。左踝前侧皮肤挫裂伤,深可见腓浅神经。足背内外侧皮肤神经挫伤,趾部肌肉部分断裂并缺失……今年暑期,像这样伤势严重的孩子,他们已经收治了5例,每个孩子都要经过3到4次手术才能痊愈出院。 溺水急诊患儿 明显减少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今年暑期的儿科急诊室收治的溺水患者比往年大幅度减少。干冬梅介绍说,以往急救的溺水患者总有好几十例,其中因病情危重转到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每年也有十几例,今年收治的溺水急诊患者目前不到10例,危重溺水患儿保持在个位数。据介绍,急诊的溺水患儿明显减少,与宁波今年夏天开始就大力推出的防溺水宣传和行动密不可分。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马蝶翼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