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8月28日 星期日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氤氲笔墨中的艺术之美

——读《了不起的中国画》

    □无  端

    当下的古董收藏品市场中,中国古画无疑是诸多藏家趋之若鹜的一个领域。若该画还是清宫旧藏,那基本就属国宝级别了。而这样的画作,我们一般人其实也只能在故宫博物院等大型文博机构的特展中才能有缘一见。很多时候,我们依靠的是一些书画类书籍的介绍,才能对它们有相对细致的了解。而《了不起的中国画》,其副标题就是“清宫旧藏追踪录”,该书言辞专业,观点明晰,内容丰富,颇值得书画爱好者认真一读。

    该书开篇先为普通读者们厘清了一些关于中国古画的基本概念,比如中国古画的历史和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几乎是同步发展的。而绘画本身有很多分类方法,按照内容,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按照画法,则有工笔、白描、写意等;按照画家身份,又有宫廷画、文人画和民间画。此外,根据装裱形式的区别,也存在立轴、手卷、条幅、册页的类别。这其中,人物画的起源最早。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在陶罐、崖壁上用拙朴粗简的线条留下一些形象。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则标志着中国的人物画成为了一门独立画科。此后,初唐阎立本的“铁线描”,南宋梁楷的“简笔描”,南宋马和之的“柳叶描”纷纷出现,以精妙技法突出了人物的情绪状态和衣袂的细微质感。山水画原是作为人物画的配景存在的,后来也独立出来。隋代展子虔的青绿山水《游春图》,是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到了吴道子和王维的笔下,山水画发展成为更具文人意趣的水墨画。写实山水画的出现,让很多画家乐于用“皴法”来表现山石纹理,树木褶皱。还有一类就是花鸟画,能够托物言志。花鸟画名下的子科很多,什么花卉啊,翎毛啊,虫草啊,蔬果啊。有的画家专擅一门,如唐代的薛稷善于画鹤,韩滉善于画牛,韩幹善于画马。宋徽宗赵佶更是崇尚以精微笔触去表现禽鸟的生动姿态,并在一些瑞鸟佳禽上赋予道德观念和吉祥意义。他的《瑞鹤图》就非常典雅大气,工巧精致。到了清代,花鸟画愈加流行,画家们的笔法也有了极大的突破性:明室后裔朱耷,笔触冷峻夸张,画出来的鱼、鸟,总以“白眼向人”,表现了作画者内心愤世嫉俗的情感。而常州画派的恽寿平,笔墨清丽自然,设色淡雅讲究,他独创的没骨花鸟,众口称赞,惊艳画坛。

    其实不论是哪一种绘画门类,都是画家的文化艺术修养的展现,社会生活情态的反应。《了不起的中国画》以十幅闻名遐迩的古画为例,供绘画爱好者们品读、欣赏、感悟。笔者个人颇感兴趣的是韩滉的《五牛图》和那幅至今留在传说中的张择端的《西湖争标图》。

    《五牛图》是学术界公认的“世传卷轴画中最早的古画”。它画于唐代麻纸上,所谓“纸寿千年绢八百”。这种麻纸的成分是纤维素,性能稳定,比一般纸张更易保存。所以《五牛图》虽然历经兵燹,还是留了下来。但唐朝画家画画,是不署名的(宋代开始,画家才开始在画作上题名)。后人之所以确定此画乃韩滉作品,皆因画幅后面有元代大画家赵孟頫的跋文。那么,为什么韩滉不画别的动物,非要画牛呢?而且不画四头或六头,偏偏就画了五头牛?这里也是有原因的。韩滉是唐朝德宗年间的宰相,经历过民不聊生的“安史之乱”,特别珍惜那种岁月静好的农耕岁月。他曾任过浙江东西观察使,负责转运粮食和绢帛,很是重视农业生产,自然就喜欢勤勉耕耘的老牛。而“五”,又是中国古文化中别有要意的一个数字。像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青黄赤白黑;五谷:稻黍稷麦豆;五果:枣李杏栗桃;五畜:牛犬羊猪鸡;五菜:葵韭藿薤葱。甚至儒家素来提倡的高尚德行也有五个:温良恭俭让。所以韩滉画五牛,是他作为儒家官僚心目中家国理念的一种自然反映。

    《了不起的中国画》还提到了一幅“不存在”了的画,即《清明上河图》的“姊妹卷”《西湖争标图》。这幅画的真迹已经难觅。元朝以后,已经没有了关于此画任何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人们只在一本《向氏评论画图记》中看到:《清明上河图》和《西湖争标图》都是北宋宫廷画中的“神品”。有专家认为:《西湖争标图》中的“西湖”是开封皇家御园金明池的别称,“争标”是皇家每年三月三所举行的龙舟夺标赛。而《清明上河图》《西湖争标图》均以同样字数为图名,画的又都是三月初的重大节日,就题材而论,既相近,又互补,还对应,极可能是张择端绘制完成后一起献给宋徽宗的。可惜该画真迹无踪,今人所能看到的是元代画家王振鹏创作的《金明池龙舟夺标图》等作品。其中藏于故宫博物馆的那幅,大抵为原图摹本,画前“乾隆御览之宝”的钤印证明了此乃清宫旧藏。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和《清明上河图》一样都是绢本白描,且尺幅高度非常相近。画家王振鹏是元代内府藏图机构的官员,所以他既有目睹《西湖争标图》的机会,也有摹画《西湖争标图》的才华。

    也许有人觉得,古画距今年代久远,有什么好看的?而且我们那么努力地去“看”,真的“看懂”了吗?笔者觉得:观画、赏画、解画,是陶冶情操、培养美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唤醒一个人对于艺术的亲近感。正是因为有文学、绘画、戏曲、舞蹈这样精美的艺术存在,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为多彩,情感体验变得更为细腻。“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