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体荟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杭州这场小而美的展览 得益于天一阁的这项“绝活”

丁丙像。

丁丙使用的梅花笺。

展览中的吴昌硕信札用了定制工艺。

    这段时间,杭州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丁丙与十九世纪的杭州”特展,通过信札、图卷、善本、铜器等实物,向观众介绍了一位100多年前的老杭州人——丁丙。

    展览规模不大,但线索清晰、细节丰富,可谓“小而美”。

    通过这场展览,丁丙,这位清末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者形象跃然眼前,尤其是他在主持修复文澜阁、补抄《四库全书》等事件中起到的作用,让百年后的人们心生敬意。

    这场展览之所以能够顺利举办,与宁波天一阁的一项“绝活”——纸质文物修复技术分不开。

    1

    修复是展览的第一步

    宣纸有“纸寿千年”的说法,如果保存条件好,可以有千年寿命。但实际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意外:水侵、火灾、鼠啮、虫蛀、霉变、絮化……

    各种纸类文物中,信札的保存情况尤为复杂。杭州博物馆收藏有明清时期与杭州有关的名人信札千余通,其中以丁丙信札最为系统。

    丁丙(1832-1899),杭州丁家八千卷藏书楼的传人,为兴复太平天国运动后的杭州城做了诸多努力:考订礼器乐器,恢复孔庙祭孔典礼;抢救文澜阁藏书,提供资金组织补抄;创办纺织厂,推动杭州丝绸、棉纺工业的近代化;协助西湖景观重建;参与慈善事业……

    这些社会活动的不少细节,就藏在丁丙的信札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于杭州博物馆的丁丙信札呈现出褶皱、残缺破损、有水渍等亟待保护的问题。在此情况下,2019年,杭州博物馆申请浙江省文物局文物科技保护课题《丁丙信札价值挖掘与保护:以杭州博物馆馆藏为例》并成功立项。课题的第一步便是完成信札的修复。

    2020年11月,杭州博物馆与天一阁博物院签订近现代名人信札抢救修复保护委托协议;2021年2月,杭博送修信札4套85件。这次成功的修复是展览的先决条件。

    2

    为文物“定制”修复工艺

    展览中有一套展品,为吴昌硕写给绍兴藏书家诸宗元的信札、信封和便签。修复时,为了便于展示及保留更完整的信息,对信封这类双面文字的文物,工作人员专门设计了一种翻转蝴蝶式册页,采用开“天窗”覆马尼拉纸的做法,区别于传统挖镶工艺,使文物两面的信息都得以保留。

    负责修复这批文物的天一阁古籍修复中心主任王金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修复方法借鉴了古籍书页的翻阅方式,是传统“蝴蝶装”的改良。“这种装帧形式有一定的创造性,既保留了文物原始信息,又为展览、保存、研究提供便利,受到委托单位及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修复历时9个月,在“修旧如旧”“过程可逆”的原则下,制定方案;经过严格的检测,慎重选择修补材料、纸张、装裱形式;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将其按人物、时间、时间及意义进行分类、排序,并针对不同现状进行抢救性保护,使沉睡的缣素重获新生。

    在修复过程中,杭州博物馆工作人员梳理了丁丙所使用的各色笺纸:博古笺、诗画笺、自制笺,反映了清末文人广泛参与制笺的事实。

    3

    为多家单位 纸质文物修复“护航”

    天一阁博物院是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位列国家级非遗名录,现有专业纸质类文物修复师13名。

    在有序推进馆藏文物修复工作的基础上,自2016年起,天一阁古籍修复中心便开始有计划地对外承接修复、装裱、装帧业务,通过开放合作,进一步提升对外影响力,更好地服务社会。

    如受舟山博物馆委托,完成女作家三毛的三幅书画作品的修复和装裱;为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完成文书、拓片的揭裱修复;舟山市档案馆、宁波市档案馆、北仑区档案馆、奉化区文管办、奉化区文保所、镇海中学等也曾委托天一阁进行善本古籍、民国档案、地图等内容的修复。在帮助兄弟单位解决“疑难杂症”的同时,也锻炼了天一阁文物修复队伍。

    “目前天一阁修复团队主要是80后和90后,50岁以上仅有3人。”王金玉说,面对不同类型的文物,为各种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也开拓了年轻人的视野,为人才队伍的培养成长提供契机。

    杭州博物馆与天一阁博物院的合作作为馆际交流的一次成功案例,也唱响了文博领域的杭甬“双城记”。

    记者 顾嘉懿/文 潘苗/摄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