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22-09/01/A6/9013787_ds-qianyh_1661951193548_b.jpg) |
张霁明(右一)和家人在一起。 记者 滕华 摄 |
74岁的“助学奶奶”,46岁的劳模儿子,15岁的爱心孙女……今年刚刚荣获宁波市文明家庭的张霁明一家,祖孙三代人,把老党员的初心奉献、中年人的爱岗敬业和青年人的积极上进,都书写在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里。 “我要感谢家人的支持,他们是我事业奋进的坚强后盾。”张霁明,国网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供电有限公司调控中心自动化运维班班长,高级工程师。他的工作需要面对的,全都是枯燥的数据、复杂的设备参数、频繁的电气试验……但张霁明甘之如饴。 工作22年,在他的带动下,宁波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光纤差动分布式FA(馈线自动化),电网故障停电恢复时长从“小时级”缩短至“毫秒级”,城市供电可靠性提高至99.999%,配电自动化接入站点规模和建设速度全省第二、全国领先。去年4月,张霁明被授予“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让他能心无旁骛甩开膀子加油干的,正是默默支持着他的母亲和妻子。最近,张霁明正在准备11月将在印尼举行的ICQCC国际质量管理大赛,到时他和宁波团队将代表中国“出战”。连日备战到凌晨,没有周末休息,但再晚回到家,母亲炖的汤也在锅里温热着;再忙碌的加班,妻子的眼神也依旧只有关切。 张霁明平时话不多,待人亲切有礼,让人感到温暖平和。他说,自己的成长受父母影响很多,“他们都是老党员,一直教导我要爱国爱家,扎扎实实做人,心存善意。” 母亲顾雅芬从2014年开始与贫困生结对,2017年暑假,顾雅芬和孙女张海末一起参加了“本恩根爱心助学团队”的活动,来到贵州省纳雍县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翻山越岭家访。看到当地的生活现状,顾雅芬落泪了。从贵州回来后,她便不遗余力地带动身边人助学。 在顾雅芬的带动下,还在上初中的孙女张海末毫不犹豫地拿出平时积攒的压岁钱,结对困难大学生。热心的助学奶奶,还动员儿子、同事、亲戚、邻居等一起加入助学行列,至今共计结对了8名学生。每季度,他们都会给结对学生寄衣服、鞋子以及一定金额的助学款。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善良的心灵、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这都是我们家每个人都拥有的财富。”张海末说,家里她最喜欢的一件“装饰品”,是父亲手写给她的一封信。压在透明玻璃板下的这些“劳模老爸寄语”,字字句句刻在了她的心中。 相关链接 至今已有499户家庭获“宁波市文明家庭”荣誉 今年5月,市文明办、市妇联启动新一轮市级文明家庭评选,经推荐上报、审查把关、公示等程序,评定张霁明家庭等99户家庭入选宁波市文明家庭,并进行通报表彰。在全市广大家庭中宣传倡导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持续掀起弘扬家庭美德和文明家风热潮,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自2016年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以来,截至目前,宁波共有3户入选全国文明家庭;74户家庭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家庭;499户家庭被评为市级文明家庭。 记者 滕华 通讯员 胡青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