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都市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9月0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甬温社区联盟抱团对话

垃圾分类 “宁波经验” 在线输出

宁波社区书记发言。

    去年3月至今,宁波晚报社区联盟将“朋友圈”扩大到200个村(社)。这些村(社)探索出的卓有成效的模式,或在工作中遭遇的困惑,都通过联盟平台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9月1日下午2点30分,宁波晚报社区联盟与温州晚报社区联盟“隔空”对话,以视频会议的形式,探讨基层治理的共性难题——垃圾分类。隔着屏幕,两地联盟社区书记热烈交流,“宁波经验”在线输出并获点赞。

    我们“倾囊相授”,输出宁波经验

    “近几年,鹿城区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针对收运模式、中转站及投放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与升级。但与省内其他优秀城市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视频会议一开始,温州市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徐海文就“自曝短板”,希望借此机会,请宁波分享先进经验,拓展他们垃圾分类工作思路,助力打开新局面。

    “宁波从2013年开始试点垃圾分类,这项工作很难,也要很系统。宁波市垃圾分类发展至今,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1.0‘德治’阶段、2.0‘法治’阶段以及目前正在推进的3.0‘智治’阶段……”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慧慧为此次会议做了充分准备,她从监管机制、收运体系、溯源管理等顶层设计,多维度介绍了宁波垃圾分类的“成长史”。

    垃圾分类工作最终是要落到社区的。现场,海曙区白云街道安丰社区党委书记陈赛花也带来了“社区版”的经验分享。安丰社区是2013年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社区,陈赛花调侃道,自己至今还被人叫作“垃圾书记”,是因为头一年,她几乎天天早晨6点起床,到垃圾桶旁蹲点督导。“学字带头、动为常态、奖来激励、一卡三表”,她将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为这16个字。

    他们“求知欲”满满,接连抛出问题

    对温州的社区来说,在垃圾分类方面,宁波是“前辈”,也因此,除了相关职能部门外,当天出现在视频会议室的,还有来自温州的11名基层代表,包括9名社区书记、主任,1名小区物业代表以及1名垃圾分类劝导员。

    “针对居民小区部分住户反对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的难题,除沟通外,社区是否有其他的辅助措施保障项目落地?”

    “针对老城区(棚改区)流动人口多、巷弄狭小的情况,宁波社区有什么好的措施让‘新居民’更好地接受和支持垃圾分类?”

    ……

    在互动环节,温州的社区书记们接连抛出6个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正是他们在推进垃圾分类中遭遇的难点、痛点和堵点。

    对此,宁波的社区书记们知无不言,毫不保留。一路走来,当初遭遇的困惑和艰难还历历在目,他们也希望能给兄弟城市一些参考和建议。

    跨空间跨地域的智慧共享,大家希望“未来还有”

    这场视频会议举行了一个半小时,干货满满,临近结束时,大家都产生了同一个念头:希望此次活动是第一期,未来还能就更多基层治理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据悉,温州晚报社区联盟今年刚刚成立,现有100个社区纳入其中。此次活动就是在他们的牵线下,与宁波晚报社区联盟有了“隔空”连线。

    “这样的形式很新颖,我们学习到了宁波的优秀经验,在接下来开展工作时也能少走弯路。”温州市鹿城区蒲鞋市街道绿园社区党委书记梅芳芳告诉记者,他们社区于2019年试点垃圾分类,至今不过3年,虽然目前已经摸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但有待提高的地方也很多。“很感谢宁波晚报社区联盟,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机会,希望以后还有!”

    “这样一个平台是我们社区书记需要的,今天给温州的社区提供经验,他们肯定也有我们要学习的地方。”鄞州区潘火街道宜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夏芹坦言,互学互鉴、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社区发展,希望通过社区联盟的牵线,以后能开展更多这样的活动。记者 陈烨/文 郑凯侠/摄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