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都市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9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6年前,他们因为《时光的故事》结缘
6年后,他们为了这本书团聚

希望能把“口述历史”这件事继续做下去

两位老人翻看《时光的故事》。

张康乐与老人们互动。

现场,一位老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2016年,海曙区鼓楼街道文昌社区牵手宁波工程学院学生团队走访了52位老年人,并记录他们的人生故事,汇编成《倾听——时光的故事》一书。

    6年过去了,受访老人中有10多位已经离开人世。好几位过世老人的子女翻开这本书,用手机扫描其中的二维码,看到老人当时被采访视频,非常激动和感激。

    9月6日,30多位受访老人及家属、侨眷、乡贤代表,和当年采编小组的同学们在中秋节前“团圆”。时光的故事,仍在延续。“我们希望,能把‘口述历史’这件事情继续做下去。”文昌社区党委书记周晓红说。

    采写者张康乐:

    想记录和讲述老年人或中国乡村的故事

    6年前,张康乐是宁波工程学院一名大四学生。“我老家在甘肃,曾为自己的家族编过家谱。”在毕业前,张康乐打算做一个有关“口述历史”的公益项目。因为文昌社区离学校比较近,事先也没联系,他就敲开了党委书记周晓红的门。让他惊喜的是,周晓红跟他“一拍即合”。

    从2016年3月23日走访第一位老人开始,历时7个多月,张康乐带着10多名同学,采访了52位老人。“老人由社区选择,年龄基本都在70岁以上,并在各行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采访的时候,张康乐和同学们基本都录音并拍摄。打开《倾听——时光的故事》,每一位老人的故事里都放了一个二维码。扫一下二维码,就能听到,甚至看到老人受访的经过。

    对张康乐来说,走访中最为困难的,是他不会讲宁波话,而很多老人又不会讲普通话。为此,他还从团队里精选了2名宁波人,后来又把2名绍兴学生也拉了进来。“在现场,我就负责问问题,然后观察老人的表情,再决定接下来问什么。旁边的宁波和绍兴的同学就负责记录。”

    完成这个公益项目后,张康乐就毕业了。他回到了老家,陆陆续续给家族的老人做了采访和拍摄的口述合集。后来,他又来到宁波,注册成立了名为“宁波时光的故事”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文化传媒类工作。

    “最初从事这个行业,还是因为用相机记录了老人们的故事,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后来就想着继续做这个事。”张康乐说,他希望能继续利用好镜头、组织更多的有志之士,去记录和讲述老年人或中国乡村的故事。

    受访者江虎城和郑佩珍:

    他们的故事《宁波晚报》和甬上也曾报道

    在这本书里,记者发现了好几个熟悉的名字。

    当天的团圆会上,75岁的江虎城坐在角落里。而在《时光的故事》里,他的“名字”叫“江父”。24年前,他的女儿江敏不幸患上不治之症,两年后离世。在患病期间,江敏折了无数的千纸鹤,所以被称为“千纸鹤女孩”。在离世前两个月,江敏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自己的遗体捐赠给祖国的医疗事业。她也成为宁波捐献遗体的第一人。当时,《宁波晚报》也对此有过报道。

    说起这段往事,江虎城很是感慨。为了给女儿治病,当时他东拼西凑了好几万元,在女儿去世后,他又想办法一笔一笔还了。

    在书中,张康乐只是采访了江虎城和妻子的生平,没有涉及到女儿。但在故事的结尾,江虎城的妻子却说:小张啊,你刚才问我们有没有什么遗憾。有,当然有!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我女儿,她走得太早了……

    2014年,江虎城和妻子本着对社会的感激之情,效仿当年的女儿,签订了遗体捐赠协议。

    70岁的郑佩珍是一名盲人,独自住在海曙文昌社区里,当天她还被请到了舞台中央。在书中,郑佩珍这样说:“现在社区很好,他们专门给我派了小顾阿姨和我结成对子,我要有什么事就给他打电话。比如,我要到银行取钱,就提前打个电话,她就带我去了。”

    这个故事,其实也出现在甬上新闻客户端《“你是我的眼!”帮扶7年,宁波这位顾阿姨同盲人邻居成了好闺蜜》这一报道中。

    郑佩珍在稿子里是一名帮扶对象,但在这本书中,她其实是一位自强自立的残疾人。1966年,13岁的郑佩珍有一天醒来发现,右眼看不见了,后来,左眼也看不见了。医生说她得了视网膜剥离症。

    这场始料未及的灾难虽然让她害怕过、气馁过、无助过,但是郑佩珍并没有放弃生活。她喜欢读书,便自学盲文;知道将来的生活不能光靠别人,便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家务;想要将自己对光明的感受和向往记录下来,她又学习了电脑打字,如今的她是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

    在《时光的故事》里,郑佩珍的故事占据了18页,也能看出编者对这位老人的敬意。

    受访者家属郭志光:

    父亲的经历是当代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

    6年过去了,书中的52位老人已经有10多位离世了,其中就包括今年1月去世的郭华。当天,郭华的儿子郭志光专程过来,“代替”父亲出席了这次团圆会。

    “父亲的故事我看了好多遍,其实以前也老听父亲说起过。”在郭志光看来,父亲的上半生实在是太苦了。13岁的时候,因为日本人攻占广东,在老家佛山市南海区烧杀抢掠,大伯和三伯更曾被日本兵打伤过。为此,大伯带着三伯和父亲逃难到香港,后来又辗转来到上海。“父亲继续奔走,独自来到了宁波。后来,姑姑也来投奔父亲。”所以,父亲会说上海话、广东话和宁波话三种方言。

    14岁那年,父亲在上海学会了做糕点,就此从事了这一行。“巧合的是,父亲在上海学做糕点的面包厂位于宁波路。”1947年,郭华来到了宁波伟大食品厂,并带来了好几个宁波糕点企业做不好的产品,比如苏打饼干、硬牛轧、蛋酥饼干、硬蜜饯等,受到了老板的青睐。就这样,他在宁波落脚了。

    解放后,郭华又在宁波糖果饼干厂工作。“母亲和我也都在这家企业工作过。2000年,企业停产了,我也成了最后一个车间主任。”原来,为了生存,企业曾把汽水、巧克力、糖果等车间合并成一个车间,车间主任就是郭志光。下岗后,郭志光到一家幼儿园做起了后勤。

    “父亲常告诉我,以前太苦了,连饭都吃不上,现在真的感觉很幸福。说着说着,他还会流眼泪。”郭志光说,父亲的经历是当代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这么多困难挺过来了,现在的生活真是越过越好。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唐悦旻/文

    记者 刘波/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