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都市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9月13日 星期二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86岁退休教师

20年专管天气“闲事”

黄福鑫老人正在做气象记录。 记者 薛曹盛 摄

    “到时间看天气预报了!”9月11日18时28分,在鄞州区福明家园三期一户人家,客厅里传来老伴陈少芬的声音。丈夫黄福鑫连忙放下手中的书,坐到电视机前,茶几上放着一张《宁波市气象台公众天气预报质量评定记录表》。18时35分,宁波电视台气象节目准时开始,黄福鑫快速记录着。他是一名天气预报监督员,每天定时收看气象,对气象预报做评定,成了他20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20年,7300多个日日夜夜,这位老人把“闲事”当成了退休后的“事业”。

    20年如一日评定天气预报准确度

    连生病住院期间都不曾落下

    黄福鑫今年86岁,是一名退休教师。从2002年开始当天气预报质量监督员,这一干就是整整20年。

    他和气象结缘,始于2002年8月25日。当天,老伴在电视上看到宁波招募天气预报监督员的消息,就鼓励他去报名。“我正好退休没事做,就当发挥余热。”黄福鑫回忆,自那以后,每天准时收看天气预报、做好记录,成了他的“必修课”。第二天,他再对气象部门的预报进行评价和意见反馈。如果实际天气和预报相同,评为“正确”;如果出入不大,评为“基本正确”;如果预报明显失误,则记为“不正确”。

    天气预报中,最难办的就是下雨了。多云转阴,局部有小雨或阵雨;晴到多云,午后多雷阵雨;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听到这样的预报,很多人难免犯晕,这雨到底是下还是不下?对监督员来说,这类天气的评价更是难上加难。以前,黄福鑫住在孝闻街的小矮楼里,每次看天气,伸出头就一目了然。现在住在小高层,晚上更看不清楚外面的情况。“经常要一晚上起来好几次,有时候还要去询问小区保安,有没有下雨,雨量大不大……”

    “退休后,当天气预报质量监督员,就是他的头等大事!”陈少芬打趣道,连她都跟着成了“临时工”。20年来,黄福鑫几乎没出过远门,哪怕是生病住院期间,都不肯落下。前两年,黄福鑫动手术,住院半个多月,就由老伴代劳。“怎么记录,怎么观察,怎么打电话,上医院前他把我都教会了。”陈少芬说。

    “天气预报想要百分之百准确不可能,但要努力往准确去报。我的工作,就是对每天的预报准确度进行评定。”黄福鑫说,每一次评定,都要负责任,绝不能马虎!

    20年的记录竟然都保留着

    老人还想坚持做下去

    作为一名有着40余年教龄的退休教师,黄福鑫的严谨,体现在每一张记录表上。

    “每天记录,每个月订一张,一年整理成册,一天都没有落下!”采访时,黄福鑫拿出了厚厚一叠资料,是这些年他做的气象记录。

    每天需要记录的信息包括:电视预报内容、首席预报员号码、评定。有时他还会在备注栏上做一些记录。

    从2002年到2022年,这20年的气象记录,黄福鑫一天都没有落下。前两年气象部门邀请他参加年会时,看到老人工整的记录,宁波市气象台的专家惊呆了,“真是没想到!”原来,天气预报质量监督员每天需要将评定结果反馈给气象部门,每月将评定情况寄送至气象部门,但黄福鑫还另外手抄了一份。

    在厚厚一沓记录中,记者注意到,黄福鑫还细心统计了每年的天气预报准确率。比如,2009年的正确率是66%,基本正确率是11%,不正确率是23%。“从我这20年的记录来看,宁波的天气预报准确率越来越高。从开始的60%左右到现在的95%以上,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这些年,黄福鑫多次被评为全市优秀气象信息员,“首批有20名天气预报监督员,这些年陆续有人过世,也有人去了外地,退出不干了,只有我坚持了下来,而且还是编号1。”说起这些,老人很感慨,“算是当了20年的志愿者,但我无怨无悔。只要气象台不撤销这个岗位,我就会继续做下去!”

    记者 薛曹盛

    通讯员 褚燕玲 杨莉莉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