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拍客团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9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随手按下的 和脱口而出的

都是诗

六年级的邢佳硕拍了张有点奇怪的照片,一年级的赵雅淑配了一首诗:

一个个黄色的向日葵,

一支支跳动的火苗,

它们一起在干什么呢?

哦,

原来火苗在跳舞,

向日葵在静静地欣赏。

黄昏,

两朵花站在那里,

仰对着天空,

喊道:

“太阳公公,

你不要走,

我需要你的温暖!”

李雯 摄

邓梓瑞 文

早上,

红红的小果子

伸了伸懒腰,

探出头,

对好朋友篮子说:

“朋友,早上好呀!”

刑佳硕 摄

朱宏利 文

雨过天晴,

天上架起了一座彩虹桥。

如果拿着向日葵

走到桥上,

是不是天上

就多了一个太阳?

如果拿着棉花糖

走到桥上,

是不是天上

又多了一朵白云?

如果拿着海星

走到桥上,

它会不会

变成天上的星星呢?

桂博祥 摄

周家辉 文

一只“大雁”,

孤零零地在空中。

它,

正在寻找自己的伙伴。

李韦莹 摄 熊梓轩 文

扑通——

是谁在叫?

我往水里一看,

原来是小泡泡。

它们

是在比谁的身子大吗?

李子馨 摄 王婷婷 文

我想

送给妈妈

一顶帽子。

我把花儿

插在帽沿上,

让春天留在

妈妈的头发里。

兰茜 摄 张珞恩 文

    照片和诗都被贴在学校的走廊里,经过的同学觉得好玩,会停下脚步念一遍。这两人都是慈溪市新浦镇胜北小学的学生,这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都是外来务工者子女。老师不多,但都很用心,根据自己特长和学生爱好开了诸多拓展课。

    数学老师马国权教摄影已经5年,学生都是用父母淘汰的旧手机“创作”,他用去成人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拍有意思的照片。

    语文老师王旭利看了照片说:“孩子最懂孩子,让我的学生来配诗吧?”

    马老师表示怀疑:“你教的是一年级,字都没认全呢。”

    王老师说:“认不认字,和会不会写诗有什么关系?”

    她用一种最“笨”的办法,把照片发在家长群里,如果孩子喜欢哪张照片,就发语音口述,她再整理出来。慢慢的,就有了两百多首诗,两位老师做了一本集子。他们觉得,作诗和摄影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感受、去热爱,培养他们亲近生活的习惯和感受美好的能力。

    看看孩子们的作品,你会发现,教育的诗意,就在最普通的日常里。记者 樊卓婧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