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市民频频被“震”
惊地震专家科普“解压”

别慌!
我市不在主要地震带上
属于少震弱震区

宁波市地震监测预报中心工作内景。

流动台站智能管理器。

地震监测。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许多市民至少2次感受到了地震带来的震感。来自宁波市地震监测预报中心的消息称,一般当台湾发生6.0级以上的地震时,宁波市民可能会有震感。

    为何许多市民反映高楼有感地面却无感?宁波本地的地震风险如何?记者采访了该中心的数位专家,为广大读者一一解读。

    1 震感源自“共振” 地基对地震波有放大效应

    宁波市民反映的2次有感地震,发生在9月18日下午2点44分和9月17日晚上9点41分,震级为6.9级和6.5级。

    这也佐证了台湾6.0级以上地震才会让700公里外的宁波市民有震感的说法。

    “近些年,宁波本地受到外地地震影响最多的两个地方,一是中国台湾,二是日本。”宁波市地震监测预报中心工程师张蓓蕾介绍说。

    那么,为何一些住在高层的市民感觉到了震感,有些市民却浑然不知?

    这是因为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经过长距离传播,其高频成分(短周期波)已逐步衰减,到达宁波时,地震波以低频波(长周期)为主,波长很长。

    “楼层越高,楼体的自振周期与这些地震波的周期越相近,越容易产生共振现象,震动也就越明显。”张蓓蕾介绍。

    此外,这种现象和宁波的建筑地基主要是深厚软土也有关系,它对地震波有显著的放大效应。

    简单地说,地震一来,自振周期超过一秒的高层建筑,很容易与被软土放大的长周期地震波产生共振,即使是相对震级较小或者震中距很远,也能引起此类场地上高层建筑强烈的地震反应。

    2 我市不在主要地震带上 总体上属于少震弱震区

    根据宁波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我市近三年来的震情信息简要如下:2021年8月26日11时32分,海曙区(北纬29.84度,东经121.26度)发生2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2020年12月20日10时19分,海曙区(北纬29.84度,东经121.27度)发生1.6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2020年12月18日12时21分,海曙区(北纬29.85度,东经121.26度)发生2.3级地震,震源深度3千米;2020年11月05日20时03分,海曙区(北纬29.84度,东经121.27度)发生2.1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更早前的数据则显示,在2019年5月28日,海曙区章水镇(原鄞州区章水镇)时隔6个小时接连发生2次地震,分别为2.8级和2.7级。

    虽然震级较小,但这样的数据还是让不少市民感到好奇:我市的一些易震地区是不是也在某条地震带上?

    该中心工程师李杲介绍,宁波没有位于主要地震活动带上,属于少震弱震区。但内部发育有多条隐伏断层,仍然存在着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况且宁波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生产生活设施密集,一旦出现地震灾害,损失可能会相对较大,灾害风险不容忽视。

    3 30年来记录500多次地震 须牢记“先躲后撤”原则

    史载,自公元288年到1976年,宁波市境内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37次。最大的地震发生在1523年的镇海,为5.5级。

    自1993年以来,我市已记录大大小小的地震500多次。1993年、1994年、2009年以及2019年海曙区章水镇(原鄞州区章水镇)分别发生几次震群型地震活动,最大震级达到4.7级。

    如此换算下来,我市平均每年发生十余次地震。事实上,由于震级太小,尚未成灾,许多市民往往无感。

    然而,一些住在高层的居民仍不免担忧:“无论震级大小,住在高层的总归是要比住在低层的风险大吧?”

    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读。据该中心工程师董君磊专家解释,高层建筑对抗震设计和材料有更为严格的要求,抗震性能不比低层建筑低。

    虽然近些年我市并未遭遇大震,但防范意识须臾不可丢,遇到地震时“先躲后撤”的原则以及“伏地、遮挡、手抓牢”口诀一定要牢记。

    逃到室外后,在农村应当避开山边和水边的危险环境,在城市应当避开高大建筑物和人多的地方,躲避到广场等开阔地带,并保护好头部,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只要有震感,保证安全是第一位的,防范措施一条都不能少,不可马虎。”张蓓蕾表示。

    记者 马涛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