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学半个多月了

一年级“小萌新”适应得如何?

发生过哪些哭笑不得的事情
来看看记者的调查

    开学已有半个多月了,一年级学生对小学生活适应得如何?孩子们在学校里过得快乐吗?本报对我市一年级新生家长做了个线上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127份,其中男生家长占54%,女生家长占46%,男女比例较为平均。

    数据显示 上学拖延、上课不专注的男生更多

    为了提前适应小学生活,不少家长认为在上学前有必要进行幼小衔接,熟悉小学的作息和习惯。本次调查中,有78%的家长表示孩子在上学前接受过幼小衔接教育,22%的家长则表示没有接受过幼小衔接。有79%的家长会为孩子制定生活作息计划表。

    那么,上学后,孩子们的适应情况如何?在“你的孩子能按时起床吗?”这个问题上,选择“经常”的家长有86%,选择了“偶尔”的家长有13%,选择“从不”的家长不足1%。

    在“你的孩子能在9点前睡觉吗?”这个问题上,选择“经常”的家长有53%,选择“偶尔”的家长有41%,还有近6%的家长选择“从不”。

    在“上学要迟到时是否仍然慢吞吞穿衣服或吃饭?”这个问题上,有11%的家长选择了“经常”,其中男孩子“拖延”的比例稍多于女孩子。有31%的学生家长表示,孩子偶尔会说不想上学。

    “不过,孩子们忘性大,就算偶尔闹腾下,也不影响他们喜欢校园生活。”一位家长说。调查中,我们看到,超九成的学生家长认为孩子是喜欢上学的,在校园里是快乐的。孩子在哪些方面适应的还不太理想?近半数的受访家长选择“学习习惯”“自理习惯”“上课专注力”这几个方面。

    有意思的是,选择上课专注度不理想的男生家长比女生家长多了13%。家住鄞州的辰辰妈妈回忆过去的一年级生活,感慨说:“我儿子不是课本落下、就是作业落下,每天不重样,老师还要经常打电话来。养过男娃的都懂,养儿子就像养哈士奇,生女孩儿的都偷着乐吧!”

    家长经历 每周一孩子都哭鼻子,想要“逃学”

    “啊,我不想去上学!我今天可不可以不去学校啊?”

    每到周一,在象山县实验小学读书的男生小李(小名)就会哭一顿鼻子。小李的妈妈有些无奈,“其实在幼儿园的时候,他就有这样的情况,经过周末的休息就懒散了,礼拜一总是会闹腾几下,央求着我不要去上学。”小李妈妈说,以前她有时候也会顺着孩子,但是现在上小学了,她必须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在到了学校之后,小李就不闹腾了,乖乖地听从老师的指令。班主任老师提到小李时,总说觉得他是一个乖宝宝。可能就是因为太“乖”了,所以开学第一天,就发生了一件让小李妈妈哭笑不得的事情:小李竟然一整天都没有上厕所。问他原因,他扬起天真的脑袋:“因为老师没让我们去上啊。”

    “在幼儿园的时候都会有老师提醒上厕所,但是上了小学,这就成了‘自主行为’,孩子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小李妈妈说。事实上,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另一位家住鄞州的家长向记者反映,孩子在刚上一年级时,如果老师没提醒喝水,他就可以一整天不喝水,每次带去的水杯原封不动带回来。

    班主任说 管孩子就像“打地鼠”,要时刻“盯梢”

    “多年没上一年级课,半条老命要没了,不是在帮他们抓虫子,就是在抓孩子进教室的路上,可怕的一年级啊。”开学一周后,鄞州区堇山小学俞文琴老师,在朋友圈开玩笑的一个段子说出了很多老师的“真心话”。说归说,在忙碌中的俞老师却用镜头记录下了很多美好的瞬间。

    宁波市李惠利小学102班班主任孙丹丹老师笑言,送走了六年级的学生,迎来了一年级的“小萌新”,各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班上,好几个孩子喝水、上厕所是不分时间的。上课的时候,讲着讲着突然有个小孩走上来说要去上厕所,连举手的环节也没有。刚上学的第一周,因为很多小萌娃还保留着幼儿园的习惯,会发生各种哭笑不得的事。比如上课的时候有的学生会把脚搁在凳子上,把鞋子脱掉。”

    “管理一年级班级,就跟‘打地鼠’一样,纠正了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又开始了。所以,课间我要一直在教室里盯着他们,一刻都不敢走开。”孙丹丹表示,一年级的知识量其实是很少的,开学第一个月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行为习惯。习惯先养成,再谈学习,就会顺理成章了。

    专家建议 上小学是孩子的“第二次社会性断奶”

    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叶建松表示,如果说孩子离开家庭走向幼儿园是“第一次社会性断奶”的话,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就是“第二次社会性断奶”,孩子会面临更多转变。比如学习内容的变化,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课程和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此外还有作息时间的变化、校园环境的变化等。

    “小学更注重集体性和规则意识,因此每一个刚进入小学的孩子,都需要一段有效的适应期。而家长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成长。六七岁时,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自理能力、自我约束都在快速发展时期。建议家长朋友牢牢把握关键时期,保持良好的心态。重视鼓励和引导,给予孩子更多的信心。”叶建松说。

    市名班主任、宁波市曙光小学吴望舒老师也表示,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在一年级起始阶段尤为关键,她建议年轻班主任要坚持“知行合一”的理念。

    “知”就是要让孩子知道入学后要做什么,怎样做才是对的,好的。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老师在讲解要求时要具体生动,可以运用儿歌、动画、故事等,这样有助于增强认知效果。“行”就是要重视训练,学生从了解要求到自主达成,离不开实践训练。比如下课铃声即将响起,班主任要坚持协同该节课老师一起提醒学生换书,上厕所,喝水等;平时排队时,教师可以借助念儿歌来训练学生学会规范动作……

    当然,孩子们的好习惯养成,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家长要立足生活多示范,少包办。对于比较稚嫩的孩子,老师和家长要多一份耐心与宽容,及时鼓励他们小小的进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成长阶段。

    记者 钟婷婷 见习记者 林桦

    通讯员 俞文琴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