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9月25日 星期日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童年皆在游戏中

——读《我的弹弓去哪了》有感

    沉  羽

    拿起这本《我的弹弓去哪了》,就放不下了。一口气读完后,依稀仿佛穿越回了每天都心心念念着“明天玩什么”的童年时光。

    和该书作者立山一样,我也编过蝈蝈笼,这个“玩具”很有实用性。编织的时候,要求细心,有耐心。我当时是跟父亲学的这门“手艺”,学的目的很直接:待蝈蝈笼编成,就去抓蝈蝈,听它一个劲地叫唤。说到底,孩子嘛,爱玩是天性。《我的弹弓去哪了》的作者立山,是在农村成长的,一般来说,家长不会花钱给他买玩具——彼时孩童的玩具,多数都是爸爸、妈妈或自己做的。像立山要编蝈蝈笼,先跑去高粱地里掰高粱秆,然后“准备一把剪刀,一把斧头,一些棉线,还有一盆水。用剪刀把那些挑选好的,看起来粗细均匀的高粱秆,小心剪成一样长短的十八根,少一根都不行。剪不动的,就挥斧头砍。然后,要把它们浸在水里,等它们软和一点,才能用棉线把它们捆在一起”。他真是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孩子。

    弹弓是男孩子特别喜欢的一类玩具,谁制作的弹弓好,谁的弹弓弹起来就特别有力道,有准头。但制作弹弓的原材料往往可遇难求。书中写道“每棵树上都长满了树杈,可是适合做弹弓架子的并不容易找到。它们不是太粗,就是太细,要么长在有刺的槐树上,或者很不巧是梧桐、椿树的一部分,不够结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它长得太高,除非变成鸟,否则绝不可能碰到它”。书里面还时不时夹杂着一些真实生活中的童趣。孩子的稚语戏言,往往惹得大人忍俊不禁。就是在写“弹弓”这部分文字里,立山叙述道,苦于没有特别合适做弹弓架子的树杈,便老在他父亲用半亩田换来的那片自家小树林中转悠,一边转,一边仰头看树。小树林里“栽满了树,杨树、柳树、榆树、槐树,像一队队士兵,站得整整齐齐。父亲打算若干年后在这片地上给我盖一座房子,再给我娶个媳妇。这个计划让我的弟弟十分嫉妒,因为那片地离小学校只有一百多米。所以弟弟满腹怨气地对母亲说,‘你们太偏心了,让立山一家住那里,他的孩子上学多近啊!’母亲立刻笑了起来,‘唉……还是等你不穿开裆裤了再说吧!’”——穿着开裆裤的弟弟竟已在盘算将来自己的孩子读书远近的问题了,怎不叫大人憋不住笑呢!但这就是孩子,小大人一般,着实滑稽可爱!

    书中写到的“柳笛”“火柴枪”“四角”,笔者儿时都玩过。就说“四角”吧,立山是用香烟盒子叠的四角。我记得我小时候但凡找到些稍微硬点的纸张,就会用来叠四角,然后和伙伴们一起蹲在地上“拍”——努力把人家口袋里的四角都赢过来,如此就可带着满满的一种自以为才华横溢的胜利感回家了。结果母亲看到我因为老趴在地上“拍四角”,导致裤腿、膝盖粘上了灰尘、泥土,开始唠叨我:“他们是男孩子,邋里邋遢地玩着也没啥,你是个女孩儿,要文气一点,怎么也像混小子似的,趴地上拍硬纸板?跟你说多少遍了,就是不听!还有,你赢这么一堆……叫什么来着?哦,四角,有什么用?打算以后当嫁妆啊?”我爸听了这话,就在一边嘎嘎乱笑。我偷眼看他时,他还冲我挤眉弄眼。其实我的四角有一部分是父亲帮我叠的。他叠的四角质量特别好,特别容易赢。我的很多童年玩具,包括玩这些玩具的技巧,也是父亲教的。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玩,所以也就没有一个孩子不怀念童年的玩具。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