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9月2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断创新精准治痛 每年帮助6000多人摆脱疼痛折磨

    王秋生

    49岁 主任医师 宁波市第二医院

    每个人都经历过疼痛,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而有的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有人甚至长期被不明原因的疼痛折磨得痛不欲生。宁波市第二医院疼痛科副主任王秋生主任医师专攻疼痛治疗20年,通过精准微创治痛,每年让6000多名患者摆脱疼痛的折磨。

    年近6旬的周阿姨右侧面部剧痛难忍,来到宁波市第二医院疼痛科。她痛得张嘴都困难,病情只能由女儿代为叙述。

    原来,5年前周阿姨右边牙齿周围出现疼痛,像闪电一样瞬间发作。起初吃药打针还能熬,后来发作越来越频繁,痛得也越来越厉害。她以为是蛀牙,接连拔了三颗牙齿,可疼痛没有得到缓解。

    王秋生根据病情描述和仔细检查,确认周阿姨的疼痛并非牙病作怪,而是有着“天下第一痛”之称的三叉神经痛。王秋生当即为她进行神经阻滞暂时镇痛,3分钟后,疼痛缓解,可正常进食。随后,周阿姨又住院接受了三叉神经的微创射频手术,几天后痊愈出院,她激动得连称“奇迹”。

    “奇迹”背后,是王秋生多年对疼痛治疗的专注和创新。王秋生从徐州医科大学麻醉专业毕业到宁波市第二医院麻醉科工作,不久就发现,疼痛远非手术能解决的问题,不少人长期遭受不明原因的疼痛折磨,只能靠止痛药缓解症状,于是开始致力于疼痛治疗的探索。当时射频热凝技术是最先进的疼痛治疗技术之一,王秋生外出进修,回来后就在宁波市第二医院率先开展了三叉神经痛的微创射频手术治疗。

    王秋生说,射频治疗的穿刺针只有不到1毫米,跟针眼大小差不多。手术要将射频针精确穿刺到三叉神经半月节或神经分支根部的位置,堪称针尖内的手术。他当初学的是通过C臂机来引导,影像比较模糊。临床实践中,他找到影像科同事一起攻关,实现了CT引导下的穿刺,把原先仅能达到数毫米级的精确度提高到了0.1毫米级,创伤大大减少,疗效大幅提升。

    这些年,王秋生还在精准微创治疗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在影像引导下,用他的一根针成功治疗了诸多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几年前,他将现代肌骨超声和小针刀这一祖国传统医学瑰宝相结合,创新性地推出超声引导下的小针刀治疗。像腕管综合征等神经卡压类的疼痛性疾病,原本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通过超声引导,小针刀就能精确到达卡压神经的部位,毫不费力地进行松解。

    如今,王秋生每年接诊6000多位疼痛患者,微创手术及操作500多例。患者经治疗缓解疼痛后的一声声感谢就是对王秋生最大的鼓励。他说,不少疼痛至今还病因不明,要实现“痛有所医,天下无痛”的理想依然任重道远。

    记者 程鑫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