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9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唯有传承,可续红色荣光

相遇:我们共同守护你

宁波大学的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英烈事迹。

记者 崔引 摄

在王永年的案头有厚厚一摞讲稿,他要把四明英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记者 崔引 摄

    今年9月30日是第九个“烈士纪念日”。

    记者从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登记在册的烈士3250名,其中,宁波籍烈士2653名;我市现有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5个,烈士纪念设施2005处,其中县级及以上烈士陵园13处。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遇见”过他们:他们的亲人、战友,为这盛世负重前行,甚至献出生命。他们永远无法忘记。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还“遇见”了他们:他们是一群普通人,说不出豪言,也没有壮举,只是以普通的方式牵挂着、记录着、守护着、传颂着对英烈的追思、铭记和崇敬。

    不约而同的选择,他们说,无关名利,只是听从内心的召唤。

    记录他们的故事,是因为,他们,也可以是我们。

    铭记篇

    我们一直记得,他们一直活着

    天很冷,裹紧棉衣都感觉寒气刺骨。

    9岁的王永年挤在人群中,看着李老师被绑在柱子上,身上只有衬衣、短裤,脸上没有恐惧、颤栗,只有平静。

    一刀、两刀……敌人的刺刀一刀刀捅下去,李老师很快变成一个血人。现场一片死寂,渐渐的,人群中传来女人压抑的哭声。

    那一天,是1944年2月21日。

    牺牲的李老师叫李敏,1924年出生,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鄞西章水区崔岙启明小学任教,以教书为掩护开展群众工作,曾任中共樟水区委书记、鄞江区委书记。

    “为什么他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仍能坚持战斗?”9月16日,坐在自己家中,87岁的王永年提出“灵魂一问”。

    一旁靠窗的书桌上,码着一摞差不多一手掌高的稿纸,字迹工整,是他这些年义务宣讲包括李敏烈士在内的四明山革命英烈事迹的讲稿。

    离家不远的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是王永年义务宣讲次数最多的地方。因为李敏就安葬在陵园里,当年她被绑的柱子也收藏于陵园里的“宁波革命烈士纪念馆”。

    来自陵园的统计,这些年有超过10万的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听王永年“讲过去的故事”。

    对王永年来说,到陵园义务宣讲,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当年李敏的牺牲地,距离他家就几步路。从家到陵园,他走过无数次,他用自己的方式告慰烈士:我们一直记得!

    仰望陵园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王永年不由自主唱起当年李老师教他的歌:“河里的鱼儿要用水来养,抗日的军队要老百姓帮。军队打仗在前线,老百姓帮忙在后方……”

    质朴的歌,早已“唱”遍四明山的重峦叠嶂——

    陵园所在地海曙区章水镇派出所的民警听到了。就像王永年记着李敏一样,陵园里也安葬着他们惦记的人——徐永法。为抓住歹徒,他的生命定格在28岁,给后人留下“一段146米长血路”的悲壮。

    海曙区皎口水库管理局的志愿者听到了。同在章水这一片红色胜地,铭记与守护,成了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9月20日,他们来到陵园,帮烈士擦拭墓碑。这是他们在过去5年里的“常态”。陵园的工作人员说,擦拭墓碑、接待烈属、代祭扫、志愿宣讲……他们“有呼必应”,每年到陵园开展志愿服务的次数超过10次。

    来自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优秀讲解员、退役军人、高校优秀宣讲员听到了。2020年“八一”前夕,宁波英烈事迹宣讲团吹响“集结号”。从革命老区到城市社区,从部队军营到机关学校,他们声情并茂的讲述,打动过77700余人次的心。

    宁波大学浙东新四军口述团队听到了。历时三年,他们翻山越岭,走村穿巷,侧耳倾听,挑灯夜战,捧出了20万字的《革命回眸:浙东新四军口述史》口述访谈资料,《我的浙东革命》漫画有声绘本,《一段隐匿的历史——我的浙东革命》《老兵,你好!》两部历史纪录片……

    “让我最震撼的,是受访对象表现出的信念感。”9月21日下午,口述团队成员、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四学生曹嘉辰说。这也成为他面对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时的一盏“指路明灯”。

    无独有偶。在一次次从家里走到陵园的路上,在一遍遍宣讲英烈故事后,“灵魂一问”的答案也在王永年脑海中渐渐清晰:“他们都是有坚定信念的人!”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足以告慰英烈们的是:我们一直记着,你们就会一直活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