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0月05日 星期三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日桂语

    □陈灵敏

    上午还是闷热如蒸笼,午后突闻声声惊雷,雨总算落了下来。空气中有了些许泥土清冽的味道,还夹杂着似有若无的甜香,竟然是停车场附近早开的桂花!簇新的花朵,丝丝香气穿透雨雾,与我们相逢。

    这等待已久的“秋香”令人惊喜,心也仿佛跟着熨帖了不少。恍惚中想起学生时代秋日爬山的场景。离学校不远的山中有摩崖石刻,有香火旺盛的寺庙,还有一处颇大的桂花林,层层叠叠,香飘十里。上山下山,偶尔能遇见写生的人,我们常驻足观赏,却从没在画板上见过桂花。或许是桂花虽美却难以描绘,桂花小如米粒,却粒粒动人,聚在一起更加有声势,作画时,需要考虑花形是否疏密有致,枝叶组合是否自然成趣,空间透视也不容忽略。印象最深的桂花主题作品,还是多年前收集的四枚邮票小全张,图案分别为“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国画传统的折枝构图,生动地勾勒出桂花映秋之景。看似简单,却是技法不凡。

    行人回首寻四野,不看姿色闻秋香。桂花开花时,香气清浓两兼,清可绝尘,浓能逸远。小区门口、学校两旁、公园一角,香气氤氲不断,沁人心脾。在桂花香里穿上秋装的雀跃,让人都无暇和夏天好好告别。转头又有些黯然:秋之短暂,似乎还没回过味来,就满带歉意地让位冬风了。只想感慨一句:请留步。

    桂花之可贵,令得白居易也作诗曰:“月宫幸有闲天地,何不中央种两株?”据传,唐代文人是极喜桂花的。唐相李德裕收集了大量花木,其中有剡溪之红桂、钟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先后被引种到洛阳郊外,不知当时是怎样的盛景。在甬城,我见过四种桂花。小区东门有数株四季桂,枝叶稀疏,香味清浅,有时见到它们开花也只是匆匆而过,不曾驻足。河岸公园两侧植有丹桂,花色十分深,从橙黄色到橙红色,朵朵染秋色。银桂初开的时候,接近奶白色的质地,皎洁雅致,低调含蓄。当然最受人欢迎的莫过于金桂了,这是一个季节关于美食的盼望与念想。

    老人们都说金桂香气足、水分少,是制作糖桂花的最佳原料。阿姨家院子里就有一株硕大无朋的金桂,恰好她的名字又叫桂女。桂花盛开的时候,她习惯折下略丰腴的几枝,插在一个土色的清水花瓶里,别有一番盎然的野趣。若是见到树下铺满大大小小的塑料布,我们这群孩子就知道要摇桂花了,枝头刚刚摇落的桂花新鲜有味,犹如点点碎金。接着,阿姨那十余个竹制的圆形晒匾便派上了用场。忙碌的晒匾春晒咸笋干、夏晒杨梅脯、秋晒小野菊、冬晒番薯片……一年四季延绵有序。而金桂只是在竹匾上短暂停留,无意“争地盘”。装糖桂花的容器也是五花八门的,盛什锦黄桃的大罐子、装糖醋荞头的小罐子,甚至是刚刚吃完的玫瑰腐乳玻璃瓶,都已经被洗得锃锃亮、蒸得热腾腾,自信地迎接大人们的检阅。

    等我们欢呼雀跃地“淋”了一身桂花雨后,大人们便开始处理桂花,带着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那天晚饭吃的芋艿应该是水芋艿哎,贵了些但是软糯好吃;菜场小周最近做生意很不实在,螃蟹煮完就是一层壳,下次不能光顾他咧;唐家的大女儿刚刚考上绍兴的公务员,好像是要在酒店办酒席哦……我们似懂非懂地听了一耳朵,也学大人模样在膝盖上放好晒匾,细细挑拣出花梗、树叶和碎花瓣,这是孩提时代最芬芳的工作。看似简单,却需付出心力才可得。大自然素来慷慨,它赐予朗月清风,也提供金桂这般花草佳果。这份季节限定,就似古老的传承,让我们一瞬回到山野之间。

    旧时杂志有制作糖桂花的介绍:“挑去其蒂及杂物,然后浸于浓盐水中,历二十余时之久,将桂花沥出阴干,用糖拌之,糖须较桂花为多,拌匀后,再入锅中文火煮之,俟糖溶解后,即须熄火。”这个工作环节都是长辈们负责的。在甜蜜的等待之后,桂花会与白糖相融,浓香的金桂也逐渐变成了焦糖的颜色。桂花风味的美食就该陆续出场了。

    糖桂花,可谓是“百搭”的美食伴侣,杏月的桂花水塔糕、榴月的糯米桂花藕、桂月的黄金年糕、腊月的酒酿圆子,都与糖桂花缘分不浅。还有中秋节前后的古法桂花苏月,香酥掉渣。临近过年,外婆会做一种滚满雪白糯米粒的艾草红豆团,豆沙馅里混合着糖桂花,清糯甜润。

    那些桂花香里的日子,仿佛自带松弛感,是团圆之喜,是岁月静好,是温暖的航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