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姐姓甚名谁,20多年过去了,已经记不起来。她是高我一级的高中学长,一位终生难忘的榜样楷模。 其实当年真正跟师姐接触的机会也没有,她的故事,都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口中传播,慢慢塞满了我的脑海的。 也许我确实见过她。印象中她不到一米六的个子,一头短发,显得十分干练。面部略显黝黑,那也许是在地里干农活时太阳曝晒的结果。她的穿着只能用朴实来形容,颜色和样式都显得有些过时,但非常干净。 听说,师姐的父母都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师姐生活窘迫,从食堂就餐就能看得出来。每次她都是在大家开始就餐时候,低调地进来,向食堂阿姨买一张饼或者一个馒头,就立即转身离开了食堂,回到宿舍。听学长们说,三年里她的三餐几乎都是在宿舍解决的,一点干粮,一杯开水,加上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别人每月至少五六十元的伙食费,她最多十几元就解决了。这一点,像极了《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 师姐的学习成绩,确实令人羡慕钦佩。她是属于天资不足、勤奋上进的一类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消化速度不是很快,靠着课后的自学顽强地巩固和提高。起初,在班里的名次还是在中游附近,没人会注意到她的存在。到了高三上学期,师姐的成绩就扶摇直上,直接跃升到年级前列,让很多老师和同学惊呼“黑马”出现。这时的师姐,还是那种状态,宿舍里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都是她。周末同学们放假外出游玩,回家看望父母,她却按部就班地来到教室复习功课。三年里回家的次数,班里的同学都能计算出来。 那天,我的同桌告诉我,当天全国很多高校都来咱们学校招生了,而且今年咱们学校的保送生名额也增加了,问我要不要去看看热闹。我却意兴阑珊,对于我来说,还有一年才高考,现在就考虑这个问题,不是无形给自己增加压力吗?不过,不知道师姐会去哪所学校呢? 答案很快传来。据说,学校计划把师姐作为保送生推荐到北京一所全国著名大学深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师姐的保送之路泡汤了。 不过,师姐却仍然那么淡定,看不出情绪有什么变化。接下来,在七月三天的生死大战中,她以绝对高分金榜题名,考进的,还是那所北京著名的大学。我凭分数而来,我为尊严而战。这消息就像出膛的炮弹,迅速传遍了整个校园。大家都兴奋极了,真心为师姐骄傲。我的心里也冒出一句话:我想来就来,与你何干! 师姐的传奇,在我马上面临高考时还在延续。前方传来捷报,师姐作为一名学了六年俄语的大学新生,在大一上学期期末竟然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要知道从学斯拉夫语系的俄语到学拉丁语系的英语,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掌握的。清晰地记得,我那时的眼角还噙着几滴泪水,那泪水,为师姐而高兴,为母校而自豪,为自己而加油。 一晃20多年过去,脑海里还记得她的故事,眼前还晃动着她朴实、低调、勤奋的身影。毋庸置疑,师姐已经是自强不息、励志上进的化身,这些年她肯定会不断取得成功,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