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在宁波,读懂共同富裕”农业农村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全市农业农村大力实施强村富民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年领跑全省 据了解,去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6.3亿元、增加值372.5亿元,绝对值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市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3.3%,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1.5%,位居全省第一;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8.3万元/人,列全省第二。 在农业产业方面,高标准打造产业集群,全市建成高标准粮食生产功能区80.2万亩,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农业产业强镇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特色农业强镇20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行动,全市已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9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9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964家,家庭农场15952家,培育农创客3450名。 我市还获评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种业年产值超过35亿元,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差距缩小 在农民增收方面,确保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高于农民收入增幅。去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46元,同比增长9.7%,居全国37个大中城市首位、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25292元。 去年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8.4%,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72,连续18年呈现缩小态势,领跑全国全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力争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村集体经济股份分红达到4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70以内。 今年上半年,我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388元,增速15.1%,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我市还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健全低收入农户精准识别体系,创新推行低收入农户综合性保险。此外,还有产业帮扶助农增收,比如海曙未来农场研学基地共富项目,收益覆盖全区1600多户低收入农户,户均增收可达1000元。 未来乡村、乡村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在未来乡村建设方面,我市围绕“三化、九场景”,突出“一老一小”公共服务供给,坚持一村一策,建设彰显宁波特质的未来乡村。镇海区永旺村等5个乡村入选省首批未来乡村名单,数量居全省第一。 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提升,展现“都市乡村、田园城乡”新风貌,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6个、示范乡镇67个、特色精品村193个、达标村1830个,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56条。 农村改革先行一步,象山县成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已全面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激活利用改革。乡村治理进一步深化,已有象山“村民说事”制度、宁海“小微权力清单制度”、鄞州区基层公权力“三清单”制度、宁海县小微权力清单“36条”乡村反腐新机制等4个案例成为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鄞州区云龙镇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等14个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此外,数字乡村建设已全面推进,数字化赋能农业产业、村务服务,让农村变得更加智慧、宜居和富裕。 记者 陈善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