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17日上午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丛亮,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等三位代表,向中外记者介绍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回答中国能否端牢自己的饭碗时,丛亮说,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自2015年起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人均粮食产量483.5公斤,即使不考虑进口的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已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粮食流通保持高效顺畅,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7亿吨;粮食应急保障更加有力,现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5.3万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有能力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 “未来,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丛亮说,下一步,将加大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力度,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强化现代种业等科技支撑,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水平;优化生产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加强收储调控,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保持合理储备规模;开展节粮减损,促进粮食节约和营养健康。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赵辰昕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已经完成。长江经济带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呈现新气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N+X”规划体系加快构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持续缩小。特殊类型地区实现振兴发展。 围绕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赵辰昕说,将聚焦重点领域,以横琴、前海和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为引领,加快推动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完善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两廊”“两点”架构体系,有序推进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发展,优化提升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功能,加强公共服务领域共建共享。将全力支持香港、澳门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让香港、澳门从国家发展大局中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针对记者关心的能源安全问题,任京东说,将从三方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一是扎实抓好固本强基。充分发挥煤炭的压舱石作用和煤电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力争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二是扎实抓好有序替代。着眼长远发展需要,全面构建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扎实推动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统筹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三是扎实抓好风险管控。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等预警机制,不断加强应急保障电源、管网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提升区域互济、多能互补水平,持续强化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能源安全供应。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围绕外商在华投资情况,赵辰昕表示,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反复延宕、国际形势复杂严峻、跨国投资疲软的整体背景之下,我国吸引外资克服了多重困难,实现了稳中有增、稳中提质的明显成效。今年1至8月,我国利用外资8927.4亿元,按照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6.4%。总的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有信心,对中国市场长期看好。 “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他表示,中国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大鼓励外商投资力度,进一步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进一步优化对外资企业的服务。 有观点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意味着中国要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收缩。赵辰昕强调,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下一步,我国将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顺畅联通。 中国经济将巩固回稳向好态势 在回答今年中国经济形势问题时,赵辰昕说,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月度间虽有波动,但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 “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困难和挑战,但更加充满机遇。”他表示,我国有14亿多人口,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加上完整的工业体系、完备的产业链、日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这些基础条件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必将进一步巩固。 三位代表还回答了记者提出的其他问题。160余家媒体的约270名境内外记者参加了记者招待会。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17日下午举行第二场记者招待会,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肖培,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徐启方,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田培炎3位二十大代表,围绕“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主题向中外记者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反腐败斗争 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肖培介绍,新时代我们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64.8万余件,其中,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553人,处分厅局级干部2.5万多人、县处级干部18.2万多人。 肖培介绍,我们党全面加强纪律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严的基调,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我们党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 回顾十年来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就,肖培说,第一,加强了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第二,腐败蔓延势头得到坚决遏制。党的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涉嫌贪污贿赂犯罪7.4万多人,其中首次贪腐行为发生在党的十八大前的占48%,首次贪腐行为发生在党的十九大后的占11%。第三,严厉整治群众身边的“蝇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涉及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执法司法等民生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65万多件。 打出一套 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组合拳” 徐启方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组织部门紧跟全面从严治党坚定步伐,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打出一套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组合拳”。 徐启方介绍,一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整体设计,作为从严管党治吏的利器,全面开展抽查核实,将抽查比例由每年3%-5%,提高到10%。 二是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从2015年开始,逐步在全国推开这项工作,全国共对4700多名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进行规范。集中规范结束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三是深化选人用人监督检查和巡视整改。党的十九大以来,结合中央巡视,对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200余家中央单位全覆盖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每年对省区市和中央单位选人用人工作进行测评,2021年度干部群众认为本地、本单位选人用人“好”的比率比2013年度提高了23个百分点,呈持续上升态势。 四是打出专项整治“组合拳”,切实在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顽疾上用力。开展“三超两乱”问题专项整治、“裸官”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证照专项治理、对中管金融单位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和违规安排近亲属在本系统从业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 管党治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田培炎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管党治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取得重大理论成果,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重要原创性贡献。 田培炎介绍,概括起来主要有: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方针、主线、着力点、总体布局和目标;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必须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提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必须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提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明确好干部标准,强调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提出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必须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提出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必须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出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必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提出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