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年轻,延缓衰老,不过生活中,一些“催老剂”就在我们的饮食中,我们要尽量去避免。 肝脏“催老剂”:酒精 酒精(乙醇)的氧化代谢90%在肝脏中进行。乙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增多,自由基的过量产生导致了氧化应激状态。氧化应激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它会损害脂肪组织、DNA和蛋白质,进而导致年龄老化有关的疾病。 长期酗酒很容易导致肝细胞受损,诱发各种肝脏疾病。 心脏“催老剂”: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禁令有助于降低心脏病、中风发病率。 反式脂肪有两个来源,一是天然食物,二是加工来源。我们需要控制的主要是人工合成的。 配料表当中,包括人工植物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起酥油、植脂末这些比较常见的配料,都是人造反式脂肪。卫生主管部门规定,每人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不应超过2.2克,过多摄入将有损健康。所以,在选择零食、甜品时一定要先查看配料表。 皮肤“催老剂”:甜食 很多女性特别喜欢吃甜食,但甜品吃过多了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甜品中糖分较高,过多糖分摄入会加速皮肤衰老,使皮肤慢慢失去弹性,也容易出现大量的皱纹和色斑。 平时应该限制添加糖、精制糖的摄入,比如甜饮料、点心、饼干、糯米类的食物要少吃。 胃“催老剂”:高盐饮食 食盐的高渗透压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害,出现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坏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同时还能使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易受攻击。 我们吃进高浓度的食盐后,会损伤胃黏膜,成为致癌物质的“帮凶”,增加致癌物的致癌作用。多项研究发现,高盐和盐腌食品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使胃癌发生的危险增加2倍-6倍。因此,平时应该清淡饮食,少吃盐腌食品。 建议纠正重口味的习惯,借蔬菜本身的风味提升菜的口感。用醋、柠檬汁等酸味调味汁替代部分盐和酱油,选低钠盐,同时警惕调味料、包装零食中的隐形盐。 食道“催老剂”:烫食 食管的表面,覆盖着娇嫩的黏膜,食物的温度对它有很大影响:10℃-40℃最合适;50℃-60℃勉强能耐受;65℃以上,会造成烫伤。不要觉得65℃温度很高,一颗热饺子就能超过这个温度。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食管黏膜并使之出现炎症、坏死,长期下去就有可能发生癌变。 食道、胃等消化器官的人体“感受度”比较差,即使食道烫伤了,人体也很难有知觉,即使出现微小病变也并不容易被我们察觉。所以,吃饭最适宜的温度就是不凉也不热,我们的嘴唇刚好能感觉到它是温的,这就是最适宜的。 肠道“催老剂”:饮食不当 正常人的“肠道年龄”与其生理年龄相差不大,但随着年龄增长,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加之饮食不当,肠道内有益菌群数量减少,而有害菌群不断增多,最后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功能出现“老化”。 胃肠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吸收组织器官,其蠕动讲究规律。不少年轻人偏食、过度节食、不科学减肥、酗酒、抽烟、过度熬夜,这些无“章法”的生活方式给胃肠道带来极大负担和刺激,导致其“肠道年龄”大大超过实际年龄。 建议平时规律饮食,保证膳食纤维摄入,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主食三分之一为粗杂粮。 肺“催老剂”:厨房油烟 厨房油烟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长期的油烟吸入还可以导致慢阻肺。严重些还可能引起食欲减退、心烦、精神不振、嗜睡、疲乏无力等症状,医学上称为油烟综合征。 做饭时不能只开抽油烟机,最好同时打开厨房的窗户。炒完菜抽油烟机再开10分钟。平时能吃炖菜、拌菜就不炒菜。一定要炒菜,油温控制在5到6成热即可。即油入锅后,拿一小片葱皮扔入锅中,如果葱皮四周冒出许多泡泡,就要在变色前将食材下锅。 王元卓 洪阳 审核 朱宏建 北京市健宫医院 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