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读宁波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保障居民不断药、不缺药

志愿者、社工
化身“配送员”

志愿者将药品打包装箱。 通讯员 陈红 摄

    10月18日是北仑区提级临时性全域静默管理的第3天,在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不短缺的基础上,药品配送也在加紧加快接力进行。

    昨天下午2点多,记者来到新碶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往日提供便民咨询的大厅,现在成了药品打包配送中心。只见“L”型的服务台前,每间隔20厘米粘贴一张A4纸,纸上注明各村社的名称。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根据清单正抓紧时间对药品进行分类分区。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有需要的居民可通过‘宁波云医院’平台在线配药,没有智能手机或不会在线操作的老年群体,可由各村社进行线下需求汇总。”新碶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袁峰介绍,截至当天中午,他们通过线上已收集整理药品需求139份,线下7份。

    静默期间,药品配送由志愿者、社工接力完成。“我们优化路线,将新碶划为三个区,安排了3辆车进行沿途配送。”朱德富是北仑轨道交通志愿服务大队队长,也是这一轮疫情下新碶辖区药品配送服务队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包括他在内,服务队一共有6名志愿者。每辆车有两名志愿者,负责将药品配送到各个村社的网格员手里。

    “你好,你们社区的药品送来了,请接收一下。”昨天下午3点左右,朱德富开车来到米兰社区,他将打包好的药品进行消杀,再由社区网格员进行无接触领取。

    “这些药品估计今晚7点多能全部接力送到居民手中。”他告诉记者,其实今年1月北仑疫情期间,他们就连续“作战”了7天,负责辖区药品配送工作。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他相信这一次配送效率会更高。

    目前,北仑各街道均已组建送药小分队,通过微网格,解决用药居民的“急难愁盼”。柴桥街道芦北社区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这几天居民足不出户,买药成了难题。为此,社工们忙着防疫管理的同时,还抽空当起“配送员”,收集并解决用药需求。

    在春晓街道慈岙村,为保障村民的急需药不断档,慈岙村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成立服务队,根据村民诉求,完成代配药任务。

    在郭巨街道,各村社也在主动对接群众需求,帮助采购药品,并及时送药上门,目前已完成药品配送近百单。

    记者从北仑区医保局获悉,截至昨天上午8点,“宁波云医院”已接收线上用药需求214人次,药品数量395份,均已完成配送。另外,记者从北仑区卫健局了解到,截至昨天下午4点,北仑区9家公立医疗机构已开展线上问诊,静默期间累计服务200余人次。

    记者 陈烨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