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美的月梁 |
|
岙胡村 |
|
三道藻井全景 |
□记者 张海玉 通讯员 胡余灶 文/摄 宁海,自古贸易文化交流频繁,以“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闻名。明清以来,当地凡是新建的庙宇、祠堂都有戏台,鼎盛时有600余座之多,几乎遍布全县各乡村,至今还有125座古戏台留存。那些精美的古戏台,记载了宁海独特的乡风民俗,展现了宁海工匠精湛的建筑工艺。 都说宁海的古戏台美,但直到遇见岙胡村胡氏宗祠古戏台,才知道原来可以这么美。 三连贯藻井展现戏台美 岙胡村,位于宁海县梅林街道,古称项岙。地处梅林西南3公里笔架岭北麓,东南与回浦乡辖区接壤。据凤谭乡上洋头、桐树岙及紫溪乡桥棚《刘氏宗谱》介绍,南宋初,刘桢自天台孟家案迁项岙。但今已无刘姓,以胡姓为主。据该村《项岙胡氏源流记》及回浦乡后丁《胡氏宗谱》称,胡文臻于明初由城内盛家街迁此。因地处山岙,胡姓居住,故名岙胡。 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位于岙胡村胡氏宗祠里,清嘉庆二年(1797年),岙胡村内有位名叫胡元实的秀才,带领族人集资兴建了胡氏宗祠,因“积善人家,必有余庆”,取堂号为“积庆堂”,寓意志喜庆贺,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咸丰四年(1854年)以胡寅阶为首事,将前厅三间平屋改建成五间楼房。上世纪二十年代,岙胡胡氏宗祠堂翻修戏台和勾连廊,并增设三连贯藻井。三个藻井依次排列,风格迥异。据说,村里在建造祠堂时,特地邀请了制作手艺不同的工匠进行制作。为显示本帮派的手艺高超,工匠们无不使出毕生的功力,争相斗巧,体现了当时手工艺制作的最高水平。整个祠堂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三座连贯在一条纵轴中心线上的藻井,其中尤以戏台顶上为最。沿中轴线,依次为前天井,仪门、戏台、勾连廊、正厅,总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 走进祠堂,只见古戏台与勾连廊、屋顶连为一体,纵向衔接仪门与正厅屋面,呈工字型。戏台正中竖着屏风六片,上书古诗,如今已斑驳不堪;内额枋正中挂着“飞云驻”匾额;两边台门分别是写着“来兮”、“归去”的扇面小匾。 藻井,古代多用于重要建筑上,也常见于戏台之中。在实际功用上,它起着扩音与拢音的作用,使舞台艺术更臻完美。胡氏宗祠戏台上第一间圆形藻井最为精美,藻井呈螺旋式叠涩盘筑而成,坐斗被雕刻成面目完整的龙头形状,恍如十六条金龙在旋涡中转动。连拱板上雕刻着双龙抢珠、戏剧人物、奔马、游鱼,还有清晰可辨的水草花纹图案。第一间额枋与戏台柱相接,龙尾均指向井顶的彩绘盘龙。井口四周的三角形天花板上绘有骊龙,是传说中的一种黑龙,《庄子·列御寇》中有它的记载。传说中它拥有东海明珠,价值千金。 纵向第二间藻井呈圆形,大小井口内外二道,仰视犹如铜盆。井檐处绘有细腻的如意花鸟图案,井顶是彩绘双鱼明镜。第一道井口与第二道井之间,置纵向弧形条木,间以龙凤坐斗八个,各与第二道井口内的八条“龙身”(斗拱构件)联成一体,归结于中心明镜。 2006年,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6岁的胡功芬,是宗祠的管理者和守护者,除了生病以外,他每日风雨无阻地打扫和清理胡氏宗祠,致力于宗祠古戏台的保护已有20多年。在他看来,戏台是村里的瑰宝,值得一代代保护传承下去。 11月古法酿酒香飘千里 “我们村里的宝贝又何止戏台,酿酒技艺和陶瓷制作也是我们村的特色。”随胡功芬老人走在村里,依稀飘来酒香,老人侃侃而谈,“我们岙胡村曾经家家户户都酿酒,每年到了稻谷、番薯成熟时节,都会自酿糯米酒和番薯白酒,自酿自饮。在粮食丰收之年,酒香飘千里,全村酿酒量可达30多万斤”。 据说岙胡村村民自酿美酒的历史不少于200年。家里来客人或请工匠干活都以酒佐餐,酒是岙胡人的必备之品。村里有句民谚:“一斗力气一斗酒,无酒乏力难动手,加力鼓劲需要酒,上山下海更要酒,强挑重活全靠酒。”村里的老人都说,岙胡村能造就精美绝伦的古戏台,与岙胡人的好客及自酿老酒有关。到岙胡来的能工巧匠们喝了村民自酿酒后力气大增,思维变得活跃,手艺就更加高超了。 如今正是做造酒白药(酿酒主要发酵品)的好时候,在胡功芬的家里,堆着几麻袋的白药,等待着11月酿酒的到来。他说,村里对酿酒工艺颇为讲究,造酒的白药要洁白,投曲要及时,浸煮要及时,要取用山泉之水,酿酒器物要优良,火候要适当。也因此流传下俗语:春耕糯稻秋收谷,夏采辣蓼秋制曲,冬轧糯米做酒吃,寒冬酿酒春节福。 “岙胡的酿酒技艺在附近一带都很出名,所以从前村里的酿酒师傅们常会被邀请到宁海的各乡村去帮忙酿酒。但是近些年,酿酒的人家越来越少了。”在胡功芬的家里,收藏了很多日用的陶器,甚至还有些酒缸是他年轻时自己做的。让胡功芬觉得可惜的是,酿酒尚能延续下来,但村里已无人制陶。“从前岙胡家家户户酿酒,也带动了制陶的发展,村民因储酒的需要而烧陶。”他说,用陶器储存的酒缸,可以锁住醇香,又因为透气,对原酒陈酿有很好的催陈作用。 胡功芬回忆说,从上世纪70年代起,岙湖村的制陶迎来了鼎盛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产生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制陶师傅,由他们烧制而成的陶器以其品质优良而远近闻名。据说,村里最多时有五口缸窖同时制陶,产出的陶制品不计其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轻巧美观的塑钢铝制品大量生产,加之烧窑需要的树木无法满足,烧窑制陶师傅为了生计慢慢转投其他行业,缸窖最终垮塌破损,不留痕迹。胡功芬说,如今村里不少人家都还留有当年烧制的陶制品,他打算再收集一些,然后一起送到村文化礼堂予以展示。“虽然现在村里没有人再制陶,但希望这些陶制品能流传下去,让制陶文化作为岙胡人的共同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