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裘公路边的一枝黄花。 |
上月底,本报与甬上APP、宁波晚报官微及视频号对我市多地出现加拿大一枝黄花(以下简称一枝黄花)的现象进行了报道,引发读者的强烈关注。 “现在到处都是一枝黄花,感觉地球已经无法阻止一枝黄花的蔓延了!”读者余先生的留言,代表了一种无奈。那么,对这种外来入侵物种真的无计可施吗? 【网友留言】 “感觉哪里都有, 随处可见” 在本报微信公众号留言的读者很多。“感觉哪里都有,随处可见。有关部门真的可以组织集中消灭了!”网友A木木说。 网友刘佳留言:“塘溪白岩山风车公路也是一路有很多,想想真的可怕,蔓延得太快了!” 读者关先生告诉记者,在东钱湖小灵峰古道,一路上都是一枝黄花,有的长得比人都高,周边山上漫山遍野都是。这种花十分霸道,所到之处,其他植物基本绝迹。“不知道什么部门能出面管管”。 还有网友留言,在奉化尚田葛岙水库所在的西山线一带也基本都是。 更有网友干起了科普的工作,留言说:“可能有部分人还不知道这种植物是一种特别坏的外来物种,它的种子一飞起来,哪里都能生根发芽,太恐怖了,严重影响本土其他植物的生长”。 【记者实探】 宁裘公路沿线 都是一枝黄花 宁裘公路从宁波通往奉化裘村,因为沿路风景优美,被称为宁波最美的生态公路之一。11月2日,记者在裘村与横溪交界处看到,路两边的一枝黄花肆无忌惮地生长着,最高的有一人多高,成片成片的,密密麻麻。 在横溪水库段,也有大片的一枝黄花。在一些村庄,房前屋后及路边都是一枝黄花的天下。 “这种花长得太快了,去年只有几枝,今年一大片都是了,并且能把农田里的庄稼给‘吃’了,每过一段时间都要来清理一次,不然严重影响收成。”横溪镇上任村正在田里耕作的董先生说,农户一般只整理自家田地周边的一枝黄花,山野、公路边的很少有人去清理。 董先生还告诉记者,一枝黄花在10多年前还曾专门组织过集中清理,这几年好像没有人管了。 【专家解释】 关键是在萌芽期 遏制其生长 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一枝黄花被列入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它繁殖能力惊人,在生长过程中会和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他植物死亡,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被称为“生态杀手”。 海曙区城管局绿化总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孙立军告诉记者,一枝黄花每年3月份开始萌芽,4-9月为生长期,10月中下旬开花。一般植物只有一种繁殖方式,而一枝黄花由根发、枝发、种子传播三种途径进行繁殖,平均一株可形成1万多粒种子,并且根系非常发达,呈蜘蛛网状。生命力之旺盛、繁殖能力之强在植物中十分罕见。 相关园林专家还表示,从品相上来看,一枝黄花确实不难看,并在一些花店作为配花出售,但是其带来的生态危害十分严重。“要消除一枝黄花,关键是在其萌芽期遏制它的生长。”专家介绍说,由于萌芽时期的一枝黄花与其他植物很相似,不易辨认,往往引不起重视。一旦到了八九月份,漫山遍野的一枝黄花肆虐,此时打药已经无法奏效,只能人工清除。 【泛滥成灾】 十几年前 曾进行过全力围剿 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外来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上世纪80年代潜入我市,之后快速扩散蔓延。2000年左右泛滥成灾,引起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全力围剿,使其得到了基本遏制。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接到群众关于这方面的投诉,我们会第一时间按照要求发给所在区(县、市),由属地乡镇(街道)负责进行处理。农田、果园这些场所,一枝黄花的清理还是比较及时的。”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负责的是农田生态系统、渔业水域等区域,此外自然资源部门、林业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水利部门、园林绿化部门以及生态环境部门都有自己的监测和防控区域。户外环境中发现了一枝黄花,具体负责清理的还是属地政府。 对付一枝黄花,什么才是有效的办法?园林专家表示,要从根本上根除一枝黄花,必须瞄准荒地、废地、征而未用的闲置土地等,对这些土地进行翻耕复种、绿化等及时有效利用,并有效采取属地管理。只有彻底消除它的“根据地”,才能让一枝黄花无处生存。 【一起动手】 共同发力 清除“生态杀手” 您发现过身边有一枝黄花泛滥的情况吗?可以动动手指头,拍下照片,上传到甬上平台,我们将会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动员起各种力量,督促进行清除。 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家可以亲自动手将其铲除。不过要注意一点:秋天一枝黄花根系已经非常发达,必须使用工具连根铲除,并且不能将之直接堆在土地上,不然其根、枝以及种子都有可能重新发芽,要等其完全干枯后再集中处理。 参与方式一 第一步:扫二维码进入征集页面。 第二步:点击“我要发帖”,在发帖界面完成填写即可。 注意:请务必在内容或标题栏注明——在什么位置,发现大约多少一枝黄花。并附上照片或视频。 参与方式二 第一步:在甬上APP内,依次点击底部菜单栏的“+”——“图文”; 第二步:在图文发布界面选择话题“一起发现一枝黄花”,然后依次填写其他信息,并点击发布即可提交。 注意:请务必在内容或标题栏注明——在什么位置,发现大约多少一枝黄花。并附上照片或视频。 记者 边城雨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