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与会专家走访东钱湖。记者 刘波 摄 |
 |
史济权(左)发言中。记者 刘波 摄 |
2021年9月和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和“城乡建设碳达峰”的要求。 宁波城乡建设发展,如何应对“双碳”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1月3日,“城乡建设发展,‘双碳’宁波怎么干?——2022年第三期‘宁波城市建设’主题沙龙”召开,邀请省市“双碳”领域著名专家学者,进行研讨。 宁波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史济权表示:“本期沙龙聚焦的是‘双碳’背景下如何解决宁波城乡建设发展的痛点、难点和重点,借鉴国内外低碳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典型案例和经验,从政策和技术层面认真研讨‘双碳’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本次沙龙由宁波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宁波晚报社联合主办,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协办。 降低资源能源消耗 是实现建筑业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 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教授郑荣跃指出,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业全过程碳排放量对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占比高达近50%,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对推动“双碳”目标落实具有重要作用。 “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来看,其碳排放来源于建材生产、施工建造、运行维护、拆除处置以及产业上下游服务的全过程中对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为此,从生产端优化建材选用制备与采用智能建造技术节能,降低单位产品和产值的碳排放强度,以及从消费端强调节能降耗与能源利用、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是实现建筑业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 如何实现建筑业的低碳发展路径?郑荣跃给出的建议是: 第一,需发展绿色低碳建材,如构建新型绿色建材与产业化技术体系、构建绿色低碳外墙保温综合评价体系;第二,需推行低碳设计建造,包括新型结构体系、新型建筑结构技术、新型设计理论、现代技术手段与新型建造方式的应用;第三,应强化低碳运行管理,不断提升新建建筑节能率,推进既有建筑低碳节能改造,提高建筑电气化率与能效水平,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实现建筑供能系统全面升级。 分布式光伏与工商业储能 助力制造业低碳发展 “低碳工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工业生产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宁波绿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豪义说。 我市立足本市工业发展实际,于2022年公开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方案》,宁波的“双碳”工作有了明确的线路图和时间表。 “分布式光伏与工商业储能已成为制造业低碳发展的亮点,也是最高效利用能源的技术途径和各类制造业普遍适用的低碳解决方案。”李豪义说。 李豪义表示,分布式光伏与工商业储能的一体化实施,给制造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和显著的低碳效果。今年7月21日,宁波最大光储项目“宁波杭州湾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极氪工厂)29兆瓦分布式光伏+6兆瓦/12兆瓦时储能”顺利并网,实现光储同步投运。据测算,“光伏+储能的模式,每年能节约标准煤8021.3吨,减排二氧化碳20855.3吨。 如何打造低碳社区? 降低社区能源消耗、使用低碳能源 宁波诺丁汉大学建筑与建筑环境系助理教授张志昂说,社区是我国城乡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社区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宁波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现路径,到2025年,宁波将建成一批低碳社区。 张志昂表示,社区能源的消耗,是社区碳排的主要来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炊事活动和使用生活热水所产生的碳排占全国总碳排的3%左右;使用家用电器、电脑、照明、空调等所产生的碳排占全国总碳排的11%左右。因此,降低社区能源消耗、使用低碳能源是实现低碳社区的最主要路径。” 使用社区级别的综合能源系统,包括社区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制冷和采暖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等是降低社区能耗和碳排的主要方法。 专家建议,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也应遵循低碳的生活理念: 首先,传统基于天然气或煤气的炊事活动是一类较大的碳排来源,使用电力炊具能够有效地降低碳排。 其次,更换更高效的家用电器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新型变频空调的能效比普通空调高20%以上、在冬季使用热泵空调进行采暖比使用电暖器能耗降低50%以上。 另外,由于生活垃圾的填埋和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碳排,因此,应该尽可能进行精细化的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回收和再利用。 乡村低碳发展 应纳入乡村振兴战略 和城乡一体化布局 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副总工范菽英说,乡村的低碳发展,应立足服务于支撑城市化、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粮食安全的大格局中,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融合于城乡一体化的布局结构。“乡村低碳发展策略,建议从其社会性、空间性的土地、生态、产业、文化、人口、资金、制度多维度、多要素进行审视。”范菽英说。 范菽英给出了五条建议: 第一,优化城乡土地配置。 第二,坚持生态保护和发展。 第三,实施乡村产业生态化多功能转型。 第四,打造低碳乡村,应延续当地的乡土文化。 第五,提高公共服务、科技发展和制度创新。 此外,建议提高现代化农业、绿色建筑和生态建设发展技术,深入实施生态资本的制度创新,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新生产力经济。 城乡建设领域低碳发展 将面临哪些主要任务? 今年6月,国家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从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和体制机制建立角度,给各级建设行政部门提出了建设低碳城乡结构和高效城建基础设施等发展目标。 实现城乡建设的低碳发展目标,专家对此怎么看?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毛艳辉说,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乡村、低碳建筑、低碳农房等具体目标的实现,城乡建设行业确定了低密度网格式城区规划、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施工过程装配式建造与装修、选用绿色建材、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物联网与智慧家居结合等任务举措,构建了周密的全过程绿色低碳发展体系。 “城乡建设领域上下游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以及每一位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低碳变革,都需要政策的实施过程以人民为中心,减轻企业和人民在生产生活转型升级过程的负担,为城乡生活带来便利,这样才能形成政策引导与市场推动的良性循环。”毛艳辉说。 记者 周科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