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塞尔维亚在亚洲最大的贸易和金融伙伴。正因同中国合作,在通往诺维萨德的高铁上,列车时速首次达到200公里。过去10年,塞尔维亚对中国出口增长了152倍……”11月6日,由宁波市政府、浙江省商务厅共同主办的扩大中东欧农产品进口主题对话会在沪举办。塞尔维亚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西尼沙·马利通过视频致辞,表达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诚挚祝福。 今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启动十周年。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宁波提出5年累计进口中东欧商品100亿美元、实现农产品进口翻番的目标。如何将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从田间地头送到中国消费者的餐桌,既是本次对话会探讨的内容,也是留给宁波的思考题。 记者在对话会上了解到,明年的第三届中东欧博览会计划在全新落成的宁波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并将专门安排中东欧农产品展示区。宁波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有力的举措,打造中东欧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合作、人文交流的“三个首选之地”。“中东欧有许多优质产品。可能大家不清楚,波兰有一家火鸡工厂是欧洲最大的生产基地。对方很想打开中国市场,但不懂如何办理注册。好在宁波组织线上培训,帮助中东欧企业了解入华门槛。”宁波联邦昌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孙崇龙分享进口中东欧肉类的感受。 在解决市场准入问题后,销售渠道同样值得关注。2022年6月,宁波进口商品中心牵手京东并开设塞尔维亚国家馆。今年“双11”活动首日,京东塞尔维亚国家馆销售额环比增长500%,让红酒、咖啡、果汁等塞尔维亚商品进入大众视野,贡献成功的“出圈”实践。 近5年来,宁波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8.4%。今年前三季度,宁波自中东欧国家进口77.9亿元,占全国比重约5%,其中农产品进口同比增长66.3%。中东欧乳品、酒类及饮料等部分农产品在宁波乃至长三角地区地区家喻户晓,并逐步走向全国。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指出,力争实现未来5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额翻番,双方农业贸易额增长50%。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商务部正努力推动实现上述目标。为此,建议一是聚焦名特优品,集中发力扩大进口;二是发挥平台优势,助力农产品在华销售;三是强化政策交流,推动农产品输华准入。 记者 严瑾 通讯员 商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