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荣明教授(左二)带领团队正在实施手术。 |
 |
浙江大学明州医院骨科徐荣明教授。 |
从一个小科室到三个病区120张床位;从只开展简单的骨外科手术到浙江省非公立医院特色学科、鄞州区医学重点学科;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拥有关节、运动医学、脊柱微创及矫形、小儿骨科、显微手足外科、创伤6个亚专业组和一大批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诊疗项目…… 这就是浙江大学明州医院骨科,这支“硬骨头”团队在骨科专家徐荣明教授的带领下突破创新,人员构成、梯队建设日臻完善,科室诊疗技术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年门诊超过40000人次。今年1到10月,科室手术量破3000台,其中脊柱外科实施的三四类手术占60%。 在《宁波晚报》看到报道 他的“折叠人生”终于被打开 不能直立行走,不能平躺,不能平视前方……这是62岁的老张(化名) 20年来的生活写照。造成他痛苦多年的疾病名叫强直性脊柱炎,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尤其是这10年,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期间他也辗转到外地大医院就诊,但高昂的手术费用让他心生退意。 如今,老张的儿子一天天长大,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异样而耽误了儿子。当他在《宁波晚报》上看到浙江大学明州医院骨科中心主任徐荣明教授的报道后,立即前来就诊。 当时,老张的头完全抬不起来,强直性脊柱炎伴后凸畸形90度。为了尽量看清前方的视野,他的脖子也歪向一边。更让人揪心的是,由于长期的挤压,他的肺、胃等脏器变形,吃东西都受影响。 像老张这样的疑难病人,手术难度十分大,不过徐荣明教授信心十足。从医几十年来,徐荣明一直潜心研究脊柱侧弯与驼背的诊疗技术,他苦心钻研的徒手置钉技术更是获得了2018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道路上,他始终在前进。 为了确保手术成功,专家团队进行多学科讨论,经过全面评估和反复论证后,专门定制了手术方案。脊柱外科张军主任精准测算截骨角度,以维持全身骨骼平衡,但矫正角度又不能太过,否则会出现头朝天、看不到脚面的情况。 “护理和治疗是手术成功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缺一不可。”为了避免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护士长朱燕丽还专门在术前指导老张进行肺功能锻炼。 老张的截骨矫形手术如期举行。术中,他躺在专用脊柱折叠床上呈现了便于手术的体位,徐荣明团队完美避开大血管、脏器,进行了脊柱矫正。这台手术,让近乎绝望的“折叠人”老张挺直脊梁,如获新生。术后第二天,老张就下地站直并行走。 精准微创巧解病痛 “神器”加持更胜一筹 近年来,徐荣明团队一直致力于开展创伤小、恢复快的脊柱内镜技术。这是近年兴起的一种腰椎疾病先进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常见脊柱疾患的手术。 上了年纪,腰腿痛是再常见不过的症状,这些患者往往是由于一根或一束神经受压迫,导致椎管狭窄,反复发作、腰痛成了家常便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徐荣明团队通过打开直径仅为五六毫米的手术切口,清除了压迫患者神经的突出髓核和增生的骨质,多数患者术后当天就能自己下床、上厕所。脊柱内镜技术的采用,标志着骨科微创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样是腰痛,吴阿婆的情况就复杂了。她今年72岁,出现腰痛已有半年。此前曾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最终被诊断为腰椎椎体炎症。需要手术治疗,但因为手术风险大被当地医生婉拒。卧床2个多月实在无法忍受疼痛的她,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明州医院就诊。 经过全面检查,吴阿婆腰椎的椎间隙有感染,椎旁、椎管内都有脓肿。徐荣明团队先予以消炎抗感染治疗,使患者的指标逐渐达到手术指征,最终为其实施脓肿引流内固定术,从其体内引流出了400毫升的脓液。徐荣明教授告诉记者,如果不及时手术,阿婆可能会因为脓液压迫神经导致瘫痪,或者引发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据介绍,让外院医生推却的高难度手术能够顺利在明州医院开展,这不仅需要医护团队高超的技术,更离不开先进仪器的加持。在吴阿婆的手术中,神经监护仪起到了随时监护神经状态的作用;超声骨刀使得医生在切除骨头时精准不伤及神经,达到无出血、创伤小的效果…… “虽然老人手术有难度,但不是我们回避的理由。”徐荣明表示,老年人同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只要条件允许,符合手术适应症,他会帮助更多的老人一改佝偻的体态,提高生活品质。 迎难而上爱当“接盘侠” 医德高尚医病更医心 徐荣明团队有个最大的特点:越是疑难的病人他们越愿意接受挑战。业界对他们有个称号:“接盘侠”。70岁的金大爷曾在其他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后疾病再次复发。但幸运的是,由徐荣明教授操刀,老人的病痛得到缓解,行动自如。 去年10月,金大爷曾在当地医院做过腰椎手术。当时,医生为他从胸椎到腰椎打了足足16枚螺钉,伤口有20多厘米长。术后金爷爷一度出现谵妄状态,行为不受控制,影响了术后康复。没过多久,老人的腰腿痛再次发作,他拄着拐杖走进了徐荣明的诊室。 金大爷的检查显示:患者腰椎的部分螺钉和融合器已松动移位,导致神经根受压并且引起左下肢放射性疼痛。眼下,最直接的手术方式就是把松动的螺钉及融合器全部取出并重新固定。这意味着金爷爷还要动一次大手术,对他术后恢复更加不利。 经过科室内充分讨论,徐荣明团队另辟蹊径,在其左侧髂腰部开了6厘米的切口,接下来就是手术中难度最大的步骤——取出原来的融合器,并更换更加适合的融合器及微型钉板侧方固定,使固定融合系统更加稳固。 这样一来,可以不通过神经管道就解决神经压迫问题,避免了神经损伤。而且,不像常规后方手术入路那样破坏肌肉韧带和骨性结构,手术出血少、创伤小,加速了患者的康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为常有像老张、金大爷这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患者,为了帮扶更多患者,明州医院成立了专项扶助基金,针对家庭贫困并确诊可手术治疗的骨科重大疾病患者,给予一定金额的手术治疗扶助金,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 技艺精湛攻顽疾,医德高尚美名传。浙江大学明州医院骨科团队不断提高诊疗技术,努力提升服务品质,用更加专业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守护群众健康。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姚璐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