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秋时节,宁波周边层林尽染,景色如画。记者 胡龙召 摄 |
“在物质生活愈发丰富的当下,更丰满、更丰厚的精神文化追求,正成为老百姓的新‘刚需’,破解旅游市场的千人一面,需要创意和时尚,更需要本土历史文化力量的加持,这正是宁波文旅事业发展和努力的方向。”日前,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詹荣胜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文化和旅游,是市民心中的诗与远方,也是人间烟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推进全市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连日来,宁波文化广电旅游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进文旅项目高质量建设,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宁波文旅行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如何让旅游景点更有“看头”、让游客更有“感觉”?怎样将宁波的文旅画卷描绘得更绚丽多彩?党的二十大在宁波文旅业界中引发热烈反响,从文旅行业主管部门、资深文旅专家、文艺创作骨干,到各大景区运营者等各领域,大家深受鼓舞,并一致表示,党的二十大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吹响了前进号角。 “我们要结合文旅工作实际,踔厉奋发,在文旅战线上闯新路、建新功。”詹荣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也是城市的软实力。文旅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离不开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的强大力量和功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文化和旅游产业相互赋能的重要手段。宁波拥有“枕山、拥江、揽湖、滨海”的城市特色,文旅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大有可为。 目前,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正以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为指导思想,以“文化先行、旅游领航、融合蝶变、创新赋能”为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全市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和共同富裕现先行市贡献文旅力量。 带着烟火气,构建宁波文旅共富新格局 推动共同富裕,浙江先行示范。目前,浙江省文旅系统全面启动文旅融合“五百五千”工程,旨在打造现代宋韵“清明上河图”。这项工程也是浙江文旅系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让“吃住游购娱”每个业态都拥有文化的灵魂,这是浙江未来要探索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路径。这项工程所涉及的事都与百姓生活相联、带着烟火味,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有利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近两年来,为加快步伐构建文旅共富新格局,宁波出手频繁。制定了《宁波文化广电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创新打造“3+22+n”标志性成果,评选首批市级文旅促共富最佳实践案例8个、创新培育项目6个;海曙区入围首批省级“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有”试点县(区);“象山擦亮渔文化金名片,促进渔民转产致富”入选省第二批文旅促共富最佳实践案例;“宁波创新实施‘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 全力助推实现精神共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文化先行;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旅游开道,这是宁波文旅发展的闪亮口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也是宁波在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历史机遇。 在艺术普及展演创作方面,今年我市文旅系统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组织开展舞剧《东方大港》、甬剧《柔石桥》、交响套曲《港通天下》、交响合唱《夺金时刻》、越剧《走马御史》等精品剧目创作展演,其中,《东方大港》和《柔石桥》被列入“宁波十大文化精品项目”。 此外,宁波还积极承办浙江省全民艺术普及推进会,分享我市“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实践经验。截至目前,全市实际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860个,城市书房20家,文化驿站10家,完成率达到101.2%,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书香之城,继续深化全民阅读品牌建设。今年除了举办宁波读书月、书香宁波日等多场品牌大型阅读活动外,全市还力推全民信用阅读服务改革,拓展“天一约书”服务网络。如今,即便是海岛居民也能第一时间借阅到自己想要的书,居民的阅读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