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在建项目投资进度 今年前9个月完成投资450多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今年,宁波正式出台《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上半年,奉化区博物馆《山海交响——奉化历史文明展》入选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港口博物馆《天下开港——宁波的港与城》获得省级陈列展览精品奖…… 今年市文广旅游局还协调推进“十四五”期间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河海博物馆项目、天一阁博物院南馆项目、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阳明文化展示馆、王安石纪念广场等项目都备受市民期待。 狠抓在建项目投资进度也是文旅工作一大亮点。至9月底,全市实施文旅项目356个,完成投资456.48亿元,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118.57%,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98.42%。 在微改精提工程实施上,至9月底,全市实施“微精”项目500个,其中竣工280个,完成投资13.07亿元,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93.33%,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84.98%。 持续反复的疫情给文旅市场带来很大影响,但是,凡有百姓需求在,就有创新改革的环节要打通,宁波正以“微度假”方式推广开来,满足市场需要。此外还推出了百个“东南西北中 五美新场景”,涵盖文化、艺术、体育、非遗、休闲与旅游业的融合,假日期间受到市民游客追捧。 成功举办2022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宁波象山亚帆中心被授予中国旅游潜水培训基地、指导成立“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宁波菜研发中心、数字化平台各项指标名列全省前茅……今年以来,宁波也牢牢把握产业发展新机遇,通过大型活动和创新机制让本地文旅资源出圈,让城市出圈。 一手抓防疫,一手稳市场。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是疫情背景下宁波文旅寻求突破的关键词。今年,宁波推出助企纾困“47条”和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16条”, 受惠文旅企业超过1200家次,带动文旅经济加快复苏。这些暖心举措,传递的是暖意,带来的是信心。 今年,南塘老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宁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入选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名单。 坚持安全底线,才能确保市场平安有序。近年来,宁波文旅系统积极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工作,获批开展全省文化旅游系统娱乐场所、网吧设立“一件事”政务服务2.0系统集成改革试点和全省广电系统“无感智办”数改项目试点,目前2项试点创新工单采纳数量位居全市市级部门首位。 文旅领域的安全事项件件无小事。今年宁波专门出台《宁波市旅游新业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并提出娱乐经营新业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文娱等密闭场所疫情防控“排雷”行动,在全省率先破解电竞酒店等新业态监管难题。查办案件261件,“全省首例盗录院线电影案”评为全国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延伸阅读 明年宁波 文旅重点工作有哪些? 新蓝图已然绘就,新征程正在路上。宁波文旅发展的新路径已开始全盘规划。 重点工作任务安排上,明年将加快重大文化地标建设,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文化标识。锚定翠屏山、三江六岸、东钱湖、象山港、四明山等重点区域,重点推进天一阁博物院南馆、河姆渡博物院、河海博物馆、宁波文化馆新馆等十大文化地标项目,突出滨海特色,塑造滨海风貌,展现滨海风范。同步升级打造阳明文化、王安石文化IP,不断厚植城市文化自信,传承城市文化基因。 “作为文旅行业的工作者,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决策部署,塑造滨海时尚特色文化地标,通过重塑空间布局、做精核心板块、抓实重大项目,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抓在手上’的紧迫感,‘业绩写在大地上’的实干劲,把宁波建设成为近悦远来的魅力之城。”詹荣胜说,文旅融合是一个大事业,也是一片蓝海,未来大有可为,要让旅游注入文化灵魂,这样有诗意更有温度、有远方更有未来。 记者 施代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