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彭银涛参加活动时坐姿笔挺。受访者供图 |
重症监护室里,哥哥彭银涛已昏迷11天,床边的监护仪发出“嘀嘀”的声响;重症监护室外,彭金阁与嫂子邢瑞英已守候了11天,他的手机里时不时跳出微信红包待领取的提示音。此时此刻,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有绝望,更有希望。 这是一个本就清苦的家。11月6日,彭银涛突发脑出血,家中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这几天,有一群人正在努力,他们和彭银涛一样,都是退役军人,来自全国各地,聚集在北仑,还加入了同一个微信群。 “我们这个战友群里,大部分是在北仑从事货运的集卡司机。疫情影响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但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提供帮助。”昨日,群主王宝祥告诉记者,不少战友给彭银涛家人发了微信红包,虽然与不菲的医疗费相比,这个数字实在是杯水车薪,但温暖还在继续,希望这份战友情能给彭银涛力量。 心系他的病情,这个群被微信红包刷屏 “亲爱的战友们,困难时期相互帮助!咱们群里的腾飞因脑出血昏迷,在北仑区人民医院。大家如果经济宽裕的话,请献一份爱心。我在此代表腾飞感谢兄弟们!祝他早日脱离危险,也谢谢亲爱的战友们伸出援手!”这段由王宝祥编辑的求助信息,这几天一直挂在战友群的群公告里。腾飞,是彭银涛的网名。 “希望他早日康复。” “战友之间相互帮助是应该的。” “也算上我一份!”…… 战友们心系彭银涛的病情,微信红包在群里刷屏。50元、100元、200元……疫情反复,集卡司机讨生活不容易,大家拼凑起来的金额虽然不大,但每一份都饱含着情意,还有人把求助信息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广而告之。 这个微信群创建于5年前,王宝祥是其中为数不多的非退役军人,“我开办的企业跟运输行业业务往来密切。”他告诉记者,这个群一方面是交流行业信息,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建立并巩固战友情的“乐园”。平日里大家各忙各的,这几天为了彭银涛的事,群里又热闹起来。可事实上,很多人连彭银涛的全名都不知道,有的只是一面之缘,有的仅限于“网友”身份。 作为群主,王宝祥会在每年“八一”建军节前组织联谊会,有空的人会来参与。对彭银涛的印象,也只是前两年的那次聚餐罢了。“他不是每年都来,但我对他印象很好。块头大,有力气,又热心,搞活动都会帮忙。有一年要腾出活动场地,会议室里的桌子他一下就能举起来。”王宝祥说。 这么结实的一个人,如今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王宝祥想想就心疼。这场围绕彭银涛展开的爱心行动,他是第一个带头的。 躺在病床上的他,有一副热心肠 雪中送炭,这让守候在重症监护室外的彭银涛家人感受到了温暖。 彭银涛出生于河南商丘的一个小乡村,1999年入伍当兵,退役后到浙江打工谋生,在北仑跑运输已有十余年。 在老家的父亲一级残疾,没有劳动能力,母亲有心脏病,也干不了体力活。彭银涛和妻子邢瑞英育有一儿一女,正是上学的年纪,一大家子的花销都落在他的肩上。每天卖力干活,好的时候每月能赚一万元,不景气时只有五千来元。每个月寄回老家的钱,仅仅能够维持家人的基本生活。 突发脑出血是在11月6日,那天是彭银涛42岁生日,可对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中顶梁柱来说,并没什么特别,依然是为生计奔波的一天。 “11月6日中午接到电话,说哥哥出事了,我和嫂子立即赶到北仑区人民医院。”这些天,彭金阁和嫂子邢瑞英过得很艰难,为了省钱,他们吃住在车里。每天七八千元的医疗费,一下子就掏空了这个家,他们借遍亲戚朋友,至今还欠着四五万元。 走投无路之下,彭金阁到处想办法,包括求助哥哥的战友群。他以为可能得不到回应,毕竟彼此都不熟悉,没想到的是,这几天有那么多人伸出援手。 在他眼里,哥哥待人很热心,但有一件事,直至这次出事了才知道。“我前几天打开他的手机,来自一个网络众筹平台的信息弹跳出来,原来他这几年一直在帮助别人,数额就10元、20元,但次数非常多。” 给一个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捐款,留言“困难是暂时的”;给一个孩子重病的父亲捐款,鼓励他“早日渡过难关”;给8岁白血病女孩捐款,祝福“一切都会好起来”;给一个患了重毒肝炎的年轻母亲捐款,留言“好人一生平安”…… 彭银涛把自己的爱心留给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现在,他也获得了战友、老家亲友的帮助。那么,现在他的病情怎么样了? 北仑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高医生说,目前彭银涛自主呼吸是平稳的,脑水肿的高峰期也在慢慢过去,命应该能保住,后续就看脑功能的康复情况了。“等生命体征稳定后,建议家人送他到康复医院,关键是能否苏醒过来。” 不过高医生也坦言,即便患者家属后续回老家完成医保报销,需要自行承担的费用还是不少,预计在医院就要七八万元,还不包括下一步康复医院的治疗。 “再难,也要救!大家都在帮他,会挺过去的!”这是彭银涛家人的想法,也是他们坚持下去的理由。记者 陈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