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22-11/17/A9/9236995_ds-zhuay_1668590199836_b.jpg) |
王恬在上培训课。 |
近年来,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处处活跃着青年医者的身影。从抗击疫情到日常诊疗,从培训教学到科研工作……他们一路奋进,以责任和担当彰显青春的蓬勃力量,以勇敢和无畏绽放青春的耀眼光芒。镇海区龙赛医疗集团招宝山院区主治中医师王恬没有想到,到凉山州金阳县的这一趟帮扶,会收获一个“王一刀”的外号。 今年5月,镇海区援派10余位专技人才至金阳参与东西部协作,王恬便是其中一员。驻点金阳县中彝医院康复科后,王恬着手将针灸技术应用于日常诊疗,并带教该院的康复师系统学习康复理论和实践技术。 王恬专注于看病施针,尤其是用小针刀和浮针疗法,先后让几位腰酸背痛、颈椎不适且在医院治疗多次不见好转的患者减轻了症状,立竿见影的效果不仅让患者啧啧称奇,也让本院的同事们心服口服,纷纷表达拜师学艺之决心。 王恬给科里的康复师们平均每周安排一次培训课,分颈椎、肩关节、肘关节、腰椎等部位,剥洋葱式地剖析皮肤、肌肉、血管、神经的分布,教导如何鉴别、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等。所有课件王恬亲力亲为,碰到白天工作忙的时候,还备课到深夜,连比她年轻不少的康复师们都感叹:“王老师精力无限!” 说起爱徒,王恬首推彝族汉子乃来只及。乃来只及外表看起来粗犷,实则心细如发,每次听课、实操都认真做笔记。从王恬操作、自己在旁边看,到王恬划出穴位、自己扎针,再到王恬在旁边看、自己找穴位扎针,一步步稳扎稳打。回家后,乃来只及还找老婆和妈妈试针。如今,他已经可以独立开展针刀治疗术了。 前阵子,患者李先生因右肩肩袖损伤来看病,刚好王恬不在,就是乃来只及为他做了第一次治疗,并不忘推介自己的师父。后续,王恬接手为他做了两个疗程,李先生肩不痛了,胳膊也抬得起来了。“我去西昌看过半个月都没好,没想到这针扎下去,效果这么好。”李先生说。 王恬的另一位徒弟吴芸嘉也已学成。王恬与她带着小针刀和浮针技术下乡义诊,好评如潮。 如今,王恬挂职期满,已经返回镇海。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暂别金阳,王恬的行医之路依然继续。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孙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