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曙区白云街道丽雅社区吾幼托育所内景。 |
 |
海曙区推出的“托育形象大使”。 |
“我们已经完成了各项备案工作,老师和保育师也已上岗,计划开设4个班,立足本社区、辐射整个白云街道,努力照护好6个月至3周岁的婴幼儿。”近日,海曙区白云街道丽雅社区吾幼托育所负责人于海丽正忙着准备开园仪式。吾幼托育所也是海曙区首家社区托育机构。 目前宁波3岁以下婴幼儿有21万人。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大普惠托育服务的供给,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近年来,海曙区通过政策赋能和示范引路,全力扶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深受市民好评。截至目前,该区备案托育机构已有71家,其中社会办托育机构19家,幼儿园托育部52家,备案率位居宁波前列。全区总托位数3600余个,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托位数3.46个,提前完成年度民生实事任务,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肯定。 故事 有关部门多次上门指导 “感受到了重视和支持,我更有信心” “作为海曙区首家社区托育机构,我们在备案工作中遇到过困难。幸运的是,得到了海曙区各级领导的全力扶持和细致协调,最终顺利通过了备案审批流程。”于海丽告诉记者,她经营民营幼儿园多年,招生对象主要是3周岁以上的孩子。一直以来,她注意到3周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的需求非常旺盛,很想开展这方面的业务。她发现,这几年来宁波出台了各项“硬核”政策,扶持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发展,于是决定放手一试。 经过前期调查,于海丽发现仅白云街道就有900个左右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丽雅社区刚好又有合适的场地,于是她紧锣密鼓地张罗着要开海曙区首家社区托育机构。 “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备案审批过程中,很多环节我都一头雾水,不知道要怎么准备。令我感动的是,各级领导都非常支持我们。海曙区卫健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我做场地改造的时候,就多次上门指导。在备案阶段,更是事无巨细地帮忙对接、协调。”于海丽感慨,在筹办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海曙区对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这也让她对新事业更有信心了。 “积极协助推进社会办托育机构完成备案,接受政府监管和服务,才能让老百姓更放心,更托底。”该区卫健部门负责人表示。 做法 签订《医育结合协议》 托育机构让家长更放心 “基本每个季度,我都会来一次这家托育园,主要是检查园内的卫生保健、膳食管理、疾病预防、卫生环境等情况。”记者采访时,海曙区高桥镇卫生院儿保科长金静娜正在辖区内的木木橙托育园检查工作。 这家托育园今年开业。早在开业之前,金静娜就成了这里的“常客”,对照托育机构开办的各项卫生标准,逐条检查落实情况,开业后,更是常态化进行上门检查指导。平时,托育园的保健医生和工作人员也会随时跟她沟通相关事宜。 医务人员定期上门为托育机构的卫生保健情况把关,并非木木橙托育园的“专利”。金静娜告诉记者:“海曙区所有的备案托育机构均与辖区基层医疗机构签订了协议,医务人员常态化上门进行卫生保健检查和指导、健康咨询和宣教、义诊等活动。” 推进医育结合模式,正是海曙区扶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全新举措。海曙区妇计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中心作为全区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主管单位,全面参与和指导托育机构的相关工作,让托育机构的安全健康有了更好的保障,可以让广大家长对子女入托更放心、更安心!” 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 让机构运营更加规范 如何让备案托育机构更规范运营,从而赢得家长满意和群众信任,是该区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为此,海曙区建立了联合执法检查制度。具体来说,是由区卫健部门牵头,市场监督、住建、消防等多部门参与,定期对区内托育机构进行检查抽查。现场反馈存在问题,持续抓牢托育机构内部管理。 “各职能部门需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共同监管,才能让托育机构的服务有质量、发展有保障。”海曙区卫健局家庭发展科负责人介绍。 设立“共富托育专班” 让优质人才服务托育 作为新兴行业,以往不受关注的保育师、育婴员、家庭养育健康指导员成了“香饽饽”,保育师、育婴员更是被列入宁波市2022年紧缺工种目录,享受培训补贴和岗位津贴。 为了给海曙区托育行业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撑,今年8月,在区委人才办的指导下,区卫健局“共富托育专班”正式成立。成立的初衷正是为了加快托育机构人才建设,提升托育机构负责人管理能力和保育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创建优质托育环境。 据介绍,今年该区报名参加全市保育师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认定的就达到200余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1名保育师在全市2022年“技能之星”保育师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大赛第一名,取得了保育师二级技师资格并被推荐为宁波市首席工人。今年下半年,投资近30万元的海曙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实训基地在区妇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让托育人才培训有了新阵地。 推出“托育形象大使” 创建“示范托育机构” 一边是很多家庭面临着婴幼儿照护难题,一边是托育机构为平均五成左右的入托率发愁。如何破题?海曙区坚持问题导向,寻求突破。 比如,推出了“托育形象大使”。该区特意邀请甬剧研究传习中心主任、宁波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王锦文老师,联手其他7位从事托育相关行业代表,共同出任“海曙区托育形象大使”,发布海曙区托育公益宣传片及宣传海报,通过形式丰富的宣传推介,让社会了解托育,走近托育,接受托育。王锦文表示:“希望结合本职工作,用艺术的表达方式来传播 科学育儿的理念,让市民逐步加深对托育机构的了解和信任,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托育机构。” 比如,创建“示范托育机构”,起到引领作用。坐落于集士港镇樱花里商业广场的安珀尔托育园,经指导规范,被挂牌成为该区首家示范性托育机构。“通过挂牌示范,可以发挥‘领头雁’作用,引领我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健康发展。”该区政府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童碧亚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