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东南财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0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知识产权发挥最大价值

与会嘉宾合影。记者 汪昊石 摄

    日前,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安全保险协议在宁波落地。作为全国保险示范创新区,之前,全国首批海牙协定、PCT(专利合作条约)两类专利国际申请费用补偿保险已均在宁波完成保单现场签约。至此,宁波率先实现工业产权领域三大服务体系相关保险的全覆盖。

    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地理标志拥有量保持全省首位,省级品牌指导服务站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154家有效运营品牌指导服务站关联企业16万家……宁波知识产权的运用和推广处于全省领先的地位,并在商标培育和保护上推出不少独特的创新做法。

    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和推广,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之一。11月25日,东南财金联合甬商总会、市社科院举办12A茶座财经沙龙,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代表、律师,就宁波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实践和创新做法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 李莉

    宁波市知识产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主任 杜继君

    平安财险宁波分公司副总经理 章莉萍

    宁波商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俱云香

    美康生物副总经理 罗巧

    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何剑青

    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薛胜利

    宁波都市报系经济新闻一部主任 周立明

    

    1 构建知识产权良好生态

    “知识产权从创造、运用、保护到服务、监管,是一个综合性过程,互相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李莉认为,创造是源头,保护是手段,服务和监管是保障,运用是终极目标。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和运用,这也与企业联系最为紧密。

    李莉强调,知识产权运营是运用制度、经营权利,是企业提升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过程。而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有直接、间接两种方式。专利转化为产品、产业等是检验知识产权促进成效的试金石。开放许可更加灵活,可以让专利持有者拥有更多利益和市场规模。之前,由于各种原因,宁波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利没有得到很好应用,投入到产业化更少。

    “目前,宁波已经开展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对接活动,首批来自16家高校、科研院所的681件开放许可专利,被精准推送至全市7615家中小微企业。”李莉说,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多家高校院所也完成了部分专利的转让、开放许可签约。宁波首批开放许可专利数量占全省总量超过40%,居全省首位。

    宁波应推动构建多元融合的知识产权服务生态,包括整合平台、机构、产业、金融、人才等各类要素,做好政策集成和服务联动,形成强大基础支撑,建立知识产权高效顺畅、价值充分实现的工作机制;积极培育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完善知识产权服务链条。

    据悉,宁波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即将揭牌运行,这将推动更多更好的知识产权实现精准供需对接、资产评估、转移转化等。

    而宁波市知识产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品牌指导服务站等,也都是知识产权服务生态的重要构成,不仅打造了知识产权宁波样板,也为宁波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

    2 宁波保险创新成为亮点

    作为全国保险示范创新区,宁波知识产权保险的创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宁波市知识产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主任杜继君表示,宁波市知识产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是全国首个实体化运作的知识产权保险运营中心,主要承担着宁波市知识产权保险项目推广、宣传、管理、研发等工作。

    目前,宁波市知识产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已实现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险种全覆盖,并率先实现工业产权领域(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海牙协定、 PCT国际专利)三大服务体系保险全覆盖,首笔“商业秘密侵权维权费用补偿保险”等创新产品相继落地宁波。截至今年9月末,宁波已为国内587家企业的5992件商标、1859件专利等提供承保服务,累计保障额度达6.9亿元。

    杜继君称,今年,宁波市知识产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主要围绕专利转化计划、开放许可政策要求,重点研发运用阶段保险产品。目前,已经落地的主要包括许可专利被侵权保险、FTO侵权责任保险等,分别保障许可的专利被侵权、转化的产品侵犯他人专利权等。

    宁波还成立了知识产权保险服务联盟,将为众多创新主体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险+服务”支撑,为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打造宁波知识产权保险工作的示范标杆。

    “产品设计要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在‘创造+保护+服务’全过程中体现。”平安财险宁波分公司副总经理章莉萍认为,知识产权的运用难点在于权益分割和认定。而转化阶段与企业匹配度高。这也是他们设计相关保险产品的初衷。

    “依托平台,连接供需双方,为企业设计更高效的险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章莉萍称,这也是专业保险公司在知识产权转换及价值体现中应该起到的作用。

    3 企业是最大受益者

    知识产权的推广和运用,企业是最大受益者,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

    李莉表示,只有真正把知识产权的运用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全面发展,体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最优化、最大化。

    “美康生物拥有600多项专利,对知识产权的落实和运用非常重视。”美康生物副总经理罗巧表示,作为宁波生物医疗领域的龙头企业,美康生物在知识产权领域享受到不少好处。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美康生物知识产权实现的收益占了总收益的76%,对知识产权的研发、推广投入达1.5亿元。注重转化的实效性,可以让高价值的专利更好地转化为企业效益。

    在知识产权促进和推广方面,宁波商安科技有限公司与市场监管部门有着紧密合作。该公司副总经理俱云香表示,该公司2017年开发建设的品牌指导站平台、2021年开发建设的知识产权小管家,都通过大数据与当地经济主体关联,实现市、区(县、市)、服务站、企业四个层级的查询统计、预警监测,便于企业自行管理自主品牌,维护企业自身知识产权及品牌发展利益。

    “11月初,我们签订了全国第一单《数据知识安全保险合同》,解决了我们对于数据安全保障的难题,让企业更加安心地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护身符”俱云香说。

    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何剑青律师认为,专业的法律服务为企业在品牌、专利、授权等方面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比如,在知识产权推广方面,涉及相关许可的规范使用,从技术创新、研发到落地,都要依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和平台。

    知识产权的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政府、专业第三方共同努力。

    记者 毛雷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