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糖尿病,血糖不高怎么得糖尿病?近日,医生一句“糖尿病早期”的诊断,把天天低血糖的北仑区王女士(化名)弄傻眼了。北仑区中医院内分泌科孙国铭副主任中医师提醒,如果血糖曲线和胰岛素曲线的“同频共振”出了问题,这类低血糖可能是糖尿病的一个信号。 天天低血糖,医生却说是糖尿病早期 王女士今年55岁,一直体型肥胖,但没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病史,也从未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等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大约两个月前开始,每天到上午10点多,王女士就会出现手抖、出汗、心慌、乏力等症状,吃点东西又会缓解,她以为自己就是一般低血糖,没放在心上。但一周前,她到亲戚家做客,主人家还没开席,她又饿得双手颤抖、头晕眼花、心慌冒冷汗,最后还是问亲戚要了些点心垫肚子,才慢慢缓过来。在亲戚再三叮嘱下,她才重视起来,到北仑区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 “考虑是糖尿病早期。”孙国铭的话大出王女士所料。随后的检查也显示,王女士的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1.1mmol/L,证实了孙国铭的判断。让王女士不解的是,自己明明是低血糖,怎么可能是糖尿病?孙国铭说,这和她的血糖曲线与胰岛素曲线是否一致有关。 “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和血糖升高是保持一致的,但部分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初发的患者,进食后的胰岛素分泌高峰会来得迟些。”他解释,从糖耐量试验和胰岛功能评估来看,王女士餐后血糖升高得很快,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内就上升到了12mmol/L-14mmol/L,达到了糖尿病诊断标准,2小时内血糖都在高位,而她的胰岛素分泌高峰在餐后2小时后才到来;等到餐后3小时后,她的血糖骤降到了3.7mmol/L时,胰岛素水平却仍处在高位。也就是说,正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高峰不恰当地出现在了食物糖分吸收殆尽时,引发了“反应性低血糖”。 关于糖尿病,不能只知道“三多一少” “我们在门诊中明显感觉到,随着普通市民防治糖尿病意识的提高,现在因为‘三多一少’症状来主动检查的患者越来越多,但还要注意,关于糖尿病也不能只知道‘三多一少’。”孙国铭说,比如反应性低血糖,如果能及时识别、引起重视,它就可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糖尿病信号。 他解释,反应性低血糖的特点是:多在餐后3-5小时后表现出心慌、出汗、饥饿,但空腹血糖正常或稍低于正常,糖耐量试验近似于糖尿病曲线。它多发生于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尤其是肥胖者。 所谓糖尿病前期患者,是指空腹血糖在6.1mmol/L-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7.8mmol/L-11.1mmol/L,血糖偏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群,又被叫做“糖尿病后备军”。有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约有1.5亿人,而糖尿病前期患者有超过5亿人,且两者都呈不断增长趋势。如果日常能及时识别“反应性低血糖”这样的糖尿病信号,尽早就诊、尽早干预,就有望把早期糖尿病患者拉回血糖正常区间,把糖尿病前期患者挡在糖尿病门槛外。 记者 徐露清 通讯员 李梦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