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新知识,切磋技艺。 通讯员供图 |
|
全科医生为老年人看病。 通讯员供图 |
“原来我们都住在一个小区啊!”这是海曙区白云街道宝善社区不少老年人在老年电大学堂外相见时,说得最多的一名话。 城市社区老年人来自五湖四海,相处在同一社区多年,但相见不相识,相邻不来往,不愿社交,活动参与度不高,相互间缺乏正常的沟通。针对这种现象,宝善社区曹亚琴书记决定利用老年人参加省老年电大学习平台的机会,安排专职社工,聘请社区热心的退休老师主持办学。老年人通过学习平台,激起共同话题,不仅学习新知识,还能切磋技艺。 自1998年浙江省老龄委组织省老年电大学习以来,海曙区已有区电大分校、电大教学辅导站和村(社区)教学点共109个,每年春秋两季学员数都在3000人以上。老有所学,学习的不仅是文化、历史知识,更是实现老年人自身价值,展现夕阳无限好的亮丽风景。 关爱老人,从关注心理健康开始 从2020年开始,海曙区开展了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有8个基层卫生单位投入到活动点,评估2751位老年人,发现临界人群370人,高危人群126人,实施干预242人次。 随着人口快速老龄化、高龄化,家庭结构变化以及老年多种慢病共存等原因,导致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凸显,老年人群中存在抑郁或焦虑症状心理问题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老年人的幸福安康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海曙区结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三级网络服务平台以及心理咨询师队伍、社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全区加强心理咨询与精防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24人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每个基层单位均开设了精神科门诊,以方便群众的就诊和咨询需求。 同时,注重健康教育与促进,通过健康教育云平台、微信公众号、分发心理防护小贴士等方式推进心理健康宣教。以爱卫月活动为契机,开展了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通过海曙疾控公众号制作了康小宁课堂系列并推送,并通过健康教育云平台播放心理系列动画片。依托科普长廊,在各村(社区)的宣传栏放置心理健康知识展板。深入学校、楼宇、机关、企业、社区,每年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至少50场以上。制作心理服务工作手册和核心知识读本下发各村社服务站(辅导室)。开通天一心理咨询热线,为居民提供免费的电话咨询服务。 下一步,海曙区将持续推进各项关爱活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义诊等,提供心理咨询、免费测血压、血糖及口腔筛查保健等服务,使老年人了解到更多的健康知识,增强身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定期体检。 村居家养老中心有全科医生了 “太好了!村里的居家养老中心有全科医生了。”这是高桥镇江南村所有老年人共同的心声。 高桥镇江南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913人,占常住人口的27%,80岁以上老人有121人。2021年11月,村里的居家养老中心配了两名全科医生,为居家失能、失智、慢病、残疾等行动不便的困难老人积极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村卫生室真正成了居民的“家庭医生”,增强了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拉近了与辖区老人的距离。通过医联体合作,辖区签约老人可通过家庭医生预约总院及上级医院的各类检查项目,开通与市二院的脑卒中等急诊绿色通道,辖区转诊患者可享受到挂号、就诊、大型检查等一条龙预约服务。“全科医生在小区内,对众多老年人是巨大的便利。”负责老龄工作的村委会龚老师说。全科医生根据老年人需求,每周5天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测量血压、测血糖,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诊断常见病,保证小病不出村,大病更及时,尽量解决老年人奔波看病难、看病划钱多的难题。 下一步,高桥镇卫生院将不断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为辖区老人搭建更快捷、实用的医疗平台,以“老有所医”促健康养老。 开展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 2022年起,海曙区开展了慢性病全周期管理改革工作,全区有9家单位率先开展了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主要做法有: 一、创新试点,实现社区慢病患者全周期智能化管理服务。今年在全区9家单位开展“两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数量居全市首位,推进分级诊疗改革工作。所有单位均已经完成“两慢病”一体化门诊改造并投入运行。通过开展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医疗机构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职责;规范了一体化门诊要求建立的“三区一室”布局和分级诊疗的流程;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全专融合门诊在慢性病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服务。 二、迭代升级,实现未来乡村建设健康应用服务场。在此基础上,今年还在古林茂新村卫生室开展了未来乡村建设“智慧健康站”建设,此项目为全市首家。通过数字健康新服务场景应用以及未来社区智慧化服务平台对接,实现“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网底的集中整体体现。通过开展健康自助监测、实施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开展智能随访提醒、提供健康监测预警和协助智慧社区诊断等方式,实现健康管理智慧化。 三、创新服务内涵,结合签约服务,开展适老服务模式。今年鼓励各基层医疗机构结合自身优势与条件,围绕老年人服务保健和健康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和模式。一是“签约服务智能管理”项目。主要做法有:使用语音机器人参与签约服务工作,辅助家庭医生提供慢性病随访、健康教育、体检通知、满意度测评等服务;家庭医生与社区医务社工合作,各自运用专业特长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开启“家庭医生+医务社工”的服务模式;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UFE社区康复服务模式,为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定位追踪服务和远程会诊服务。二是“健康教育语音播报”项目。创新运用方言传播健康教育知识的“大白播报间”,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和微信等多种新媒体上播放,内容更丰富,影响人群更广,尤其受到老年人喜欢,被健康报誉为“社区的健康播报者”。三是“签约药事服务”项目。将药剂师结合到家庭医生团队中,药师也可以私人定制,为居民群众提供安全用药知识、家庭药箱管理等服务,为老年人患者的合理用药保驾护航。该项目还获得了“第四届中国药学服务创新大赛”浙江赛区三等奖。记者 吴震宁 通讯员 童碧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