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近期市民朋友纷纷购买退烧、止咳等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但不少市民购买的药物主要集中在“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国家第九版诊疗方案中推荐的有限品种上,实际上,还有其他许多药在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上同样具有良好疗效。12月14日,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公布《宁波市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第一版)》,指导市民合理备药。同时,市卫健委提醒广大市民,家里可以适当储备一些简单常见药物,没有必要去囤积和抢购药物;药物使用需谨慎,即便是中成药,盲目服用也可能适得其反。 宁波市中医院感染(肺病)科主任洪波表示,连花清瘟成分以苦寒清热解毒类中药为主,盲目过早服用可能会损伤脾胃功能,适得其反,倡导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规范诊治、使用药物。 市第一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钱国清表示,市民家中可适量备一些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中成药、常规感冒药,但同类药物准备一种即可,大量囤药没必要,一来药物长期不用会过期浪费,二来没有针对性地叠加用药还可能导致药物过量风险。 到底家里可以备什么药?市卫健委组织药学、临床、中医专家结合我市气候特点,参考本轮疫情用药实际,论证了《宁波市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第一版)》,现推荐给广大市民朋友。此版用药目录按照中西药分开的原则,是对国家第九版诊疗方案中推荐用药的完善和补充。该目录针对高热,发热、咽痛、全身痛、舌苔黄为主,咳嗽、黄痰、舌苔黄为主等6类中医诊断症状推荐56个中药品种;针对发热,咳嗽、咳痰,咽干、咽痛等4类临床症状推荐25种西药。这81个中西药产品中有很多非处方药(OTC),除了医院以外,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症状需求,从零售药店、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获得。 市民朋友感染后,轻症可居家治疗,如出现以下情况,可到医院进行治疗。 (1)呼吸困难或气促。 (2)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3)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4)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5)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对发热门诊和诊室扩面增容,全市共有54家发热门诊和142家发热诊室,为有发热等症状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市卫健委提醒广大市民:如需要前往发热门诊就诊,请尽量乘坐私家车、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点对点直达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并做好个人防护,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同时,希望市民朋友合理使用120急救电话,咨询就医、非急危重症等情况不拨打120,为急危重症患者让出生命热线。记者 孙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