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沁社区成长驿站亲子活动。孙盛丽供图 |
 |
孙盛丽日常入户指导。 受访者供图 |
两代人养娃理念不同听谁的?居家期间孩子小病小痛不便就医怎么办?3岁以下孩子究竟该远离细菌还是融入人群? 2020年,随着我市出台《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始实施家庭养育健康指导项目,宝爸宝妈身边不知不觉多了这样一群人,专门为家庭养育“望闻问切”,3年来已累计服务30万余人次,不少家庭养育中细小琐碎的难题迎刃而解。 孩子莫名其妙起疹子 家里的毛绒玩具要不得 孙盛丽在2020年前是江北区天沁社区的一名社工,2020年踏着我市家庭养育健康指导项目开展的首波浪潮,转型成为了一名家庭养育健康指导员。家庭养育健康指导员的“望闻问切”日常,可以从她分享的两个家庭故事中窥见一斑。 去年上半年,小铭(化名)家收到了社区群发的通知——社区的婴幼儿成长驿站将举办亲子活动,有从早教机构请来的专业老师,社区内0岁-3岁的孩子都可在大人的陪同下免费参加。这为不会开车、活动半径受限的小铭外婆提供了一个日常带娃的新去处。第一次参加,她就发现当时2岁的小外孙和小区里熟悉的小朋友玩起来放得更开,自己也更新了不少育儿观念。去年一年,受疫情影响,婴幼儿成长驿站的活动场次不算多,但祖孙俩场场不缺席,让孙盛丽和同事们印象深刻。 熟悉后,孙盛丽注意到小铭身上有时会莫名其妙地起疹子,好像是吃了什么东西的过敏反应。为了弄清具体情况,孙盛丽特意找了一个小铭爸爸妈妈在家的时间上门去,细细询问了小铭平时都在什么情况下起疹子、起什么样的疹子、多久会消退等等,并一一做好笔记。因为疫情和小铭父母时间的关系,小铭就医或医生上门都多有不便,孙盛丽便做起了小铭父母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医生之间的“传声筒”——儿保医生表示,如果要明确诊断,需要小铭到医院就诊检查,但他根据孙盛丽转述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小铭是先天性的过敏体质,应尽量避免接触花粉,避免食用海鲜和芒果等,家里也要特别注意清除尘螨。 上门时,孙盛丽还特别观察了小铭家的居家环境,注意到地上铺了毛茸茸的地毯,家里四处还有不少毛绒玩具,这些都会增加小铭过敏的风险。于是她建议小铭的爸爸妈妈,最好更换成其他材质的地毯和玩具。 叮嘱好这些,孙盛丽和同事平时还不忘定期上门或电话随访小铭的近况,日常小区里或亲子活动时碰到小铭和外婆,也不忘多问几句。据小铭外婆说,自从按儿保医生和家庭养育健康指导员的提醒格外注意后,小铭起疹子的频率已经明显降低了! 2岁多的孩子说不了整句话 原来和爷爷的这个做法有关 小宇(化名)第一次由爷爷带着来到婴幼儿成长驿站参加活动时,和小铭差不多大,2岁多。但很快,孙盛丽和同事们就发现,小宇和同龄的孩子“不一样”——理论上讲,2岁多已经是很能说话的年龄了,但小宇却说不了一个完整的句子,总是一两个字一两个字地往外蹦,“嗯”“好”“可以”“不要”……和人对话时还总往爷爷身后躲。 上门了解小宇的生活环境后,孙盛丽发现,小宇的问题很可能在于缺少一个能充分表达和交流的“语言环境”——小宇的爸爸妈妈也是忙碌的“上班族”,日常都是爷爷带他。因为害怕小宇接触细菌,爷爷总是带他去人少的地方或在家里玩,这种“过度保护”让小宇一直和小朋友鲜有交集。 因此,孙盛丽一方面在婴幼儿成长驿站活动中,悄悄和早教机构老师打招呼,尽量多给小宇发言、表现的机会;另一方面和小宇的爸爸妈妈沟通,叮嘱他们趁周末多带小宇出去玩,也鼓励爷爷常带小宇去小朋友多的地方。 起先,效果并不明显,但在孙盛丽和小宇父母、爷爷的反复沟通中,在婴幼儿成长驿站和家里持续的双管齐下下,小宇终于出现了“肉眼可见”的改变。今年,初入幼儿园的小宇已经交到了不少新朋友! 一支“医育教”结合的队伍 已为家庭养育“望闻问切”30万余人次 3 从2020年开始,我市探索发展以“家庭为主、社区依托、机构补充、医育结合”为基本模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首先便是要坚持家庭育儿的主体地位,探索互动型家庭照护指导模式,以200个村(社区)为试点,推广儿童早期发展理念,推动科学育儿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为此,由村(社区)计生干部“转型”而来的家庭养育健康指导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保医生、家庭医生,托育机构的保育员等,共同组成了一支“医育教”结合、专为家庭养育“望闻问切”的队伍,共同为“一小”健康“守好门”。 记者从宁波市卫生健康委老龄妇幼处和江北区卫健局妇幼家庭科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建成并正不断完善家庭养育健康指导的三级网络体系。以江北区“1+8+N”三级网络体系为例,包括1个设在江北区妇幼保健院的区级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针对高危儿童进行养育风险筛查;8个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街道级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站,开展儿童医疗、保健体检、预防接种等;N个设在社区内的村(社区)级婴幼儿成长驿站,面向社区内所有0岁-3岁儿童家庭开展入户指导、亲子活动和家长课堂等,面对面、手把手地提供养育指导服务。近两年,江北区在辖区内婴幼儿成长驿站合计开展家庭养育亲子活动近百场,线上开展“孕妇学校”“智慧育儿说”20余期,累计受益约1万人次。 从全市来看,自2020年至今,我市已培养婴幼儿家庭照护师资200余名,培训家庭养育健康指导员2500余名,累计开展亲子课堂6500余次,发放婴幼儿照护手册5万本,提供养育指导服务30万余人次,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 记者 徐露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