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浦自然村在过去镇海(古称定海。本文为叙述方便,统称镇海)县城西约五公里的甬江边,今年上半年已被整体拆迁。 人总是这样,在一件东西失去后,才感到它的珍贵。当怀着惜别之情徘徊在清水浦拆迁的废墟中,才酝酿着要写篇关于清水浦的文章,这便是现在的《琐聊清水浦旧事》。 一、浦口、塘堰和碶闸 很早以前,在镇海县江北大地上有条河渠流入甬江,在那里形成了一个浦口。因该浦口内的水常年清澈,便被称为清水浦。 清水浦是进出江河的必经水道,其周围又有广阔的江滩地可围垦劳作。于是,为生计奔波的船家渔家、农民盐民便定居在浦口两岸,撑船航运,撒网打鱼,开垦耕耘,灌水晒盐。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一个聚居的村落,人们也以该浦之名叫该村落为清水浦村。自此,以清水浦命名持续不断,一直到如今的二十一世纪。2010年,在清水浦邻村架起一座横跨甬江的高速公路大桥,也被命名为清水浦大桥。清水浦名气越来越大。 这条清水浦村的母亲河清水浦在民国初年已经湮废。历年记载它的原始位置,一直沿用清乾隆十七年(1752)留传下来的说法“在江神庙前”。这个江神庙应该是现在的前江神庙,问题是现在这座前江神庙是否仍建在二百六十多年江神庙的原址上呢?如果弄勿清这两座江神庙的地址关系,那也就无法找到清水浦的原始位置,这是很无奈的事。 清水浦的甬江江塘有个较长的形成过程。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水浦东南面有条三里长的塘,名为清水塘;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6),清水浦西南面有颜家塘和善庆塘。颜家塘比较单薄,容易坍塌,宜时加缮葺。善庆塘是“旁有善庆闸,因名”。到新中国成立时,清水浦还是土质江塘,且塘身已危,时有缺口。在1952年和1958年先后两次整修,加高了塘的高度,再对险要段的迎潮面砌石加固。清水浦现在的江塘,是竣工于2000年的标准塘,用石块和水泥砌筑,防浪墙顶高程六点五米,路面宽在三米与四米之间,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 在有颜家塘存在的差不多时期,清水浦上有了一条堰,名为清水浦堰。堰和塘都是水利设施,两者的区别是塘高堰低。塘高的优点就能将塘外的咸水与塘内的淡水完全隔离,它的缺点是把江海与内河的航运也阻隔开了。堰低既可保持一定量的内河水不至白白流失于江海,又可将过满的内河水自动溢入江海不使内陆受涝,还可以将堰内外的船只通过人力拔过堰顶沟通航运。但不足的是在大潮汛期间,咸水能越堰浸入内河,污染河道河水,影响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清雍正二年(1724),暴发海啸,海水越过清水浦堰,涌入农田,禾麦尽灾。 清水浦建造碶闸是很晚的事,其原因之一可能与碶闸在镇海县江北地区的建造进程和在清水浦附近的分布情况有关。据记载,镇海县江北地区在南宋时仅有两碶一闸,分别是张鑑碶、东门浦碶和化子闸。其中,张鑑碶、东门浦碶是县城排涝的主要口子;化子闸的作用是调姚江水入内河,以缓解慈溪、镇海缺水状况。从这两碶一闸的重要程度来看,清水浦还轮不到建造碶闸。在元至正年间(1341—1368),清水浦附近已有两碶三闸;在明嘉靖朝前,清水浦西南边又有了一座善庆闸,善庆闸虽曾“久废”,但在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邑令黄宫柱组织修复,在这期间清水浦已没必要重复建造碶闸。然而,可能受雍正二年海啸的破坏,善庆闸在清乾隆年间已“改堰”。此后,清水浦“或被潮冲,或遭河溢,屡岁大歉,总由外塘单薄、内堰低洼之患也”。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姚江蓄淡工程和标准江海塘建设,将内河和沿江海的碶闸作了统一的兼并或改建,1982年在清水浦西侧江塘上建起了清水浦闸。清水浦闸是座现代化大闸,又几经改造完善和升级扩建,始终发挥着阻咸排涝的重要作用。 二、前大河、前江路及其他 在清水浦村的北边有条大河流过。这条大河东起镇海县城西门外,西达宁波江北岸桃花渡,全程约有五十里。大河由制帅颜颐仲在宋淳祐六年(1246)“役工访故道”疏凿,宽达五丈,深达一丈二尺,民颂其德名为颜公渠。沿甬江而行的颜公渠其实是条隔江河,镇海方言“隔”“夹”同音,又被传成了夹江河。 夹江河又以前大河之名行世。前大河之名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从地理上说,夹江河位于镇海县江北地区最南面,按照中国坐北朝南的传统习惯,称南为前、北为后,故称夹江河为前大河;另一个是从时间上说,夹江河是江北地区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大河,故后人称其前大河。 前大河很重要,它不仅是镇海县城直通宁波府城的唯一航道,还是编织江北河网的三条东西向主干大河之一,它们是后塘河、中大河和前大河。因此,受到历代重视,在明嘉靖十五年(1536)、万历二十八年(1600)、崇祯十七年(1644)、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等均曾疏浚;1918年县人集资重浚十余公里;1954年3月庄市区又作全线疏浚。以后,政府多次投资治理,至今自张鑑碶至清水浦大闸仍然贯通。 目前在前大河镇海段上还有古桥八座,其中一座是清水浦的交通要地镇西桥。镇西桥是清咸丰年间(1851—1861)始建的石桥,单孔,十二点四米长,四米宽。现在的镇西桥,桥面已在1974年改换为钢筋水泥板,桥脚及附近的河岸依然是过去遗留下来的条石建筑,古朴精致,极富年代感。 在清水浦还有一条穿村而过的驿道。这条驿道从镇海县城沿甬江北岸到达宁波府城东渡门外,在明嘉靖年间称为前江路。前江路之名可能也来于两个方面。镇海江北的地理特征是南江北海,也即前江后海,遂称前江边上驿道为前江路。镇海方言“前”“沿”同音,前江路很可能是从沿江路演变过来。 驿道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为实施“车同轨”改革方案而推行全国的官道,相当于现在的国道,有统一的等级规格和质量标准。镇海驿道一般宽在一点五米至两米之间,路面在平原为石板在山区为砂石。驿道“遇有损坏,例督令就近居民掘土填修”,历代清水浦村民肯定为前江路的建造和养护付出过辛勤劳动。 镇海口在唐元和四年(809)置为望海镇,这是朝廷设在东海前哨的重要军事机构,按理说镇海至少从那时起有了驿道。但是,文字记载镇海最早驿道起于宋朝(960—1279),好像只有两条,前江路是其中一条。 驿道是官员来往、公文传递、军事物资输送的重要通道,每隔十里或十五里设一个驿铺,专门管理驿道运行,以保证其畅通无阻。宋朝就在清水浦设置驿铺,称为清水铺,是当时全县五个驿铺之一。清水铺设在清水坊,可清水坊的具体位置已经无从查找了。清水铺设置到清宣统三年(1911)撤消驿铺为止,历时至少六百三十二年。清水铺撤消时改成了清水浦邮政代办所,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 驿铺是有等级的。在明嘉靖年间,全县至少有五条驿道,共有二十三个驿铺。其中,县城旁的蛟川铺,设管理人员七名,每名获银四两;清水铺、永福铺、孔浦铺均设管理人员六名,每名获银四两;其他各铺设员获银都低于他们。这四个铺均为前江路的驿铺,而前江路驿铺也没有都能享受到这个标准,由此可见前江路驿道和清水浦驿铺的重要程度。 前江路驿道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它不仅是镇海县城,而且还是浙东门户、宁波咽喉的甬江口军事重地,唯一直通宁波府城的驿道。可以想象,在明朝抗倭和清朝抗英战争中,前江路上递送的文件多为军事急递,由铺骑以白天鸣铃、晚间举火、昼夜五百里以上的速度传送。清水浦村民肯定目睹了这时前江路及清水铺的紧张和繁忙。 正因为这样,在镇海口抗法战争前夕的清光绪十年(1884),时任宁绍台道、负责浙东防务的薛福成,花重金把电报线从宁波府城沿前江路驿道,架到了镇海营务处。这条电报线的开通,不但促进了镇海口抗法战争的胜利,还让清水浦村民观赏到了现代通讯设施,更预示了古老的驿道驿铺将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