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在井隅 心向璀璨

    2

    汀奢女装:心急煞也没用啊,不如笑呵呵地过  摄影师 戴明刚

    蕾蕾是我老婆,虽然结婚20来年还叫老婆蕾蕾有点肉麻,但大家都这么叫,也无所谓了。

    我是她1.2万抖音粉丝中的一个,这个数量不算多,但足以让她的家庭地位不可动摇。听说我要拍一家小店,她不轻不重哦了一声,我秒懂:“就拍你的店。”

    我挺佩服她的,折腾了20来年,开过童装店、女装店、男装店,在望湖市场设过摊,也做过微商,攒了点钱去开美容院,可惜时运不济,亏惨了。现在这家在镇海吾悦广场新大街的小店“汀奢”,就是美容院赔了以后开的,卖女装和化妆品。那是去年11月底,我觉得这时开实体店实在冒险,但她坚持冒这个险。有一家实体店,人家更容易相信你。

    果然,刚盘下店面疫情就来了,在家静默了10多天,等到解封才动工装修,弄好已近春节,错过了传统的最佳服装销售时机。好在,她原来积累了一些线上的老客户,勉勉强强也卖掉了一些。

    封在家里的时候,她没事开始拍抖音。以前也尝试抖音带货,但反响平平。现在拍的大多是日常小事,今天烧了什么下饭,婆婆吃什么,说了什么,我暗想,这会有人看?可看的人还真不少。她一口地道宁波话,生动接地气,和我90岁的老娘配合默契,还出了个“婆媳关系”系列,于是大家都知道她比我孝顺。

    渐渐地“宁波蕾蕾姐”小有名气,粉丝都是附近本地人,她想得很清楚,只有他们才会来到店里,也更容易信任你,和你成为朋友。远的,也有象山、奉化的客人专门赶来试衣服。她说足够啦,反正没想暴富,小目标就是把亏的钱赚回来。

    具体营业额她不让说,但我知道,98元一支的粉底液,这个月已经卖了好几百支。

    但这几天又不行了,因为疫情快递跟不上,又一次完美错过年前的黄金销售期。她挨个儿打电话叫客户撤单,然后拍个了抖音把成堆的库存给大家看,笑嘻嘻地说:“哎呀,我真真心急煞也没用场啊。”

    这大概就是她生存的智慧,知道急也没用,就笑嘻嘻地过,把烦恼当笑话一样说。

    3

    八磨坊:这样的纯手工美味值得长长久久   摄影师 谭乐

    这几年一直在拍庄市老街,有一回在老街上看到老江的豆制品作坊,上面有块牌子: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毛豆腐。我说,这个我在黄山吃过的,名气倒是蛮大的。老江大概听出我话里的意思,说“那你尝尝我的”。

    我带了一些油豆腐回去,第二天又来回购,从此成了常客。

    做豆腐要起得早,我清晨5点半去拍,老江已经忙了3个半小时,赶制出了当天第一批豆腐。他倒了杯豆浆给我,又浓又香,甩外面早餐店几条街。他还做豆干、豆皮、油豆腐、千张,都是纯手工。我们家最爱油豆腐,吸满了汤汁,豆香浓郁,口感超绝。毛豆腐是表面长有寸许白色茸毛的霉制品,我一开始是不接受的,但尝过之后,也渐渐喜欢上了。

    老江叫江社荣,2013年来宁波,靠家传手艺征服了很多我这样的当地人,融入了异乡。2018年他被评为徽州非遗代表传承人,电视台都有报道过。那是他的高光时刻,当时还在宁波南塘老街开了店,叫“八磨坊”,据说排队的盛况一度可以媲美油赞子。但这两年客流量下滑,房租和员工工资对一家手艺人来讲,确实承受不起,今年只能把店关了。现在做的都是熟客生意,以前加过微信的,往往继续来购买。

    目前老江的精力都在这个小作坊,她和老伴、女儿一起做豆制品,女婿打包发货。但仅仅靠口口相传,能做多久,他也不知道。

    希望疫情过后,他的店还能开起来,这样的纯手工家常美味值得长长久久。

    4

    夏天的麻辣烫:那一碗热腾腾的欢喜   摄影师 潘红伟

    我是在秋天才发现这家叫做“夏天”的麻辣烫,开在镇海文化广场的一个转角,小清新风格一下把我这个“颜控”吸引住了。进去点了一碗,发现连豆芽这种小配角都是饱满鲜甜的,顿生好感。

    小店不过20平方米,6张桌子,来来往往翻桌率很高,年轻的老板娘戴着粉色的厨师帽进进出出地忙,我喜欢那种热乎劲。后来又去了几次,混了个脸熟再提拍摄要求,老板娘一口答应了。

    过了饭点,人少了,一个小孩跑进店里写作业。那是她儿子,小名夏天。老板娘也姓夏,舟山人,做了7年全职妈妈。孩子上小学,她便“复出”开了这家店。店小,成本不算高,她爸爸的骨头汤熬得一绝,她有信心开好这家店。果然一开张就热闹,特别是附近镇海中学的学子们,一到饭点就蜂拥而至,忙不过来。后来疫情加重,孩子们都被要求在学校食堂就餐,客流量就少了。但慢慢地,附近越来越多年轻人也被吸引过来,毕竟新鲜、便宜,味道也好,还快。疫情总是一波一波的,熬过去,就好了。

    这两个月,我不常看见老板娘了,但店一直开着。我微信问了她一下,她语音回过来,嗓子有点哑:“阿姐,我阳了。”但精神状态还可以,告诉我这两个月不在,是回舟山又开了家店。10月装修,11月开店,开了不到1个月,疫情严重,实在开不下去了。

    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这两天,镇海店里也没什么人。

    “但都会过去的,又不是没有经历过,疫情一过,生意马上会好的。”她说,“阿姐,你等我回来。”

    我竟觉得眼眶一热,是啊,都会过去的,谁不爱这一碗热腾腾的欢喜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