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发热、乏力、咳嗽、呼吸困难、腹泻等病状,需前往发热门诊就诊……”近半月来,北仑区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每天灯火通明,昼夜奋战。 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医院急诊和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激增,最多一天接诊超过1100人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新冠阳性患者。面对患者增多、医护人员非战斗性减员严重的情况,全院倾力优先保障发热门诊、急诊、儿科等一线阵地,不拒收一位患者,只要患者需要,医护人员马上响应。 发热门诊的艰难时刻:“我还能坚持到同事来换班” 面对发热门诊就诊高峰,发热门诊只能采取“车轮战”“人海战”。自12月19日起,医院安排内外科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第一批共16人。一周工作后,不少医护人员病倒,剩下10人,后续其他科室立即补充支援。截至12月25日,发热门诊在岗及可上岗人22人,为了应对人员紧缺,在岗工作时间也由原来的6小时延长至8小时。 尽管调动了全院的力量支援发热门诊,但面对新冠就诊高峰,人手仍捉襟见肘。目前,在北仑三院每名发热门诊医生每天问诊150-200名患者,儿科的赵妤宁医生连续两天“阳”着上岗。“现在是低烧,情况还算好,还能坚持到同事来换班。”赵妤宁表示,自己退了烧以后就返岗,“不让我来,在家里也不安心。” 每到傍晚至上半夜,是儿科急诊最紧张的高峰时刻。门急诊护士谢丽娜用“最艰难的时候”来形容。“尽管以往秋冬季节我们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但这次完全不同。”门急诊护士谢丽娜告诉记者,这几日收到的儿科急诊送来的都是病情严重的患儿,大部分以高热惊厥、抽搐等为主。“小孩子起病急发展快,容不得半点放松,这时候更需要有经验的护士坐镇了。” 10个月宝宝在家发烧:“背后都是家里人在默默坚持” 骨科护士朱瑞是一位刚刚“上路”10个月的新手妈妈,前两天,她和宝宝都开始发烧,刚在家休息感觉症状稍缓解,看到科室里其他护理人员接连倒下的消息后,她便坐不住了。“我自愿放弃哺乳假值夜班,给大家减轻一点负担也好。”朱瑞多次向护士长刘丹丹申请返岗,在接到同意的回复后,她将仍在发烧的宝宝托付给了家里人,自己回到了医院工作。 临走前,看着宝宝因发烧通红的小脸,朱瑞心里五味杂陈。“宝宝这么小,还在生病,作为妈妈我是不称职的。但现在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科室人手不足,也只能这样了。” 除了朱瑞,骨科副主任席波家中也有一个发着烧的孩子。“爸爸我很难受,今天你早点回来吧。”他一边心疼着一边答应,但奈何又是一个无比忙碌的夜班,直到半夜,席波才回到家,此时女儿已经睡了过去。为了照顾家中“阳”了的孩子,他每天都是家里单位两头跑,有时还要顶夜班,忙得不开可交。 “很多职工家中的老人小孩都在生病、发烧,但他们都在默默坚持,尽量自己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让医护们能安心工作。”北仑三院党委书记张旭波表示,目前医院主动了解和掌握职工的健康状况,多措并举将员工关心关爱、服务保障工作落实到实处。据悉,医院还为每一位职工送上防疫爱心礼包,尽全力守护职工健康,以此更好守护居民健康。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俞佳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