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代楷模”钱海军
老式手机里的50条短信

钱海军(右)看望陈亦如老人。
钱海军(右)帮老人们修好了家里的电路,老人们一直将他送到服务车旁。
钱海军(左)看望陈文品老人。

    上接A08版

    “海军节日好!非常感谢你及你的爱心团队长期对我母亲的关心照顾!你创立的志愿者服务中心的服务已经遍布西部地区,请你把服务中心的账号告诉我一下,谢谢!王坚积。”

    ——王坚积于2022年10月2日给钱海军发来的短信。

    王坚积目前居住在杭州,92岁的母亲陈亦如独居在慈溪市浒山街道金山社区。

    2014年初,家里卫生间的灯坏了,陈亦如给钱海军打了电话,钱海军马上来了。从此,家里地砖松了、马桶堵了,她都找钱海军,每次钱海军都随叫随到。

    “一天夜里快11点了,我胃痛,打电话给海军,他赶过来送我到医院,一直守在床头直到我打完针。护士都说我有福气,儿子孝顺。”“台风天,小区积水了,海军卷起裤腿,蹚水给我送米送菜,又忙着帮其他人。”“过春节,海军带着老婆和孩子给我拜年。”……陈亦如讲起钱海军,有说不完的故事。

    陈亦如有时还将钱海军上门的经过简单记录下来:“10月24日,海军又来看我了,他叫我注意身体。”“10月28日,他买来新的水龙头给我换上。”……她说:“有一天如果我看不见了,听人读读这些,也会感到温暖。” 

    王坚积有一次回慈溪看望母亲,正好遇到钱海军,要给些钱感谢他,钱海军不要。所以,王坚积才想出了给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捐钱的方法。

    陈亦如只是钱海军服务的无数老人中的一位。

    1999年,钱海军所居住的慈溪市白果树社区的干部得知钱海军在电力系统工作,便动员他帮居民修电路,钱海军欣然同意。因为钱海军在农村长大,村里谁家有造房子、结婚这样的大事,乡亲们都会去帮忙,在他看来,左邻右舍间相互帮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我退休前是船厂八级电工,再复杂的电路问题也难不倒我,可现在年纪大了,爬不了高……”1999年年底的一天,钱海军上门给白果树社区林巨安老人修电路,林巨安叹息道。这使钱海军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再厉害的人也会老去,总有一天,我会跟他一样望“灯”兴叹。

    “我如果老了,打个电话,就有年轻人来帮我,一代代人都这么既奉献又有收获,那该多好啊!”钱海军决定趁年轻多帮些老人。

    钱海军手写了一大堆名片,上门送给以独居老人为主的困难老人,并承诺上班之外的时间随叫随到。

    每到晚上,钱海军一接到老人们打来的电话,就马上出发。他的车子里装满了灯泡、开关等配件,老人家中的配件坏了,他便免费换上新的。 

    “灯亮起来还不够,要让老人的心也暖起来。”钱海军常这么说。他总是一边修电路一边和老人拉家常,获知老人有困难便马上帮助解决。

    2008年底的一天,钱海军敲开了慈溪市古塘街道舒苑社区老人陈文品的家门,递上名片。陈文品接过名片,便关上了门。原来,陈文品因独子身体不好而心灰意冷,和他人基本不来往。

    “我家的电跳闸了……”两个月后的一天,钱海军接到陈文品打来的电话。从此,陈文品向钱海军敞开了心扉。

    2012年10月的一天早上,陈文品肺气肿发作。钱海军驱车60多公里,将他送到宁波市区的一家医院,却被告知没有床位。陈文品绝望地说:“不治了,我们回去吧!”

    “陈老伯,我叫您一声爸爸,您相信我,我会解决好的!”钱海军说。最后,医生被钱海军的真诚打动,临时加了一个床位。陈文品这次住院27天,钱海军去看望了6次。

    2020年春天,陈文品的儿子去世。钱海军拉着陈文品的手说:“爸爸,您放心,有我呢!”

    逢年过节,钱海军总要给老人们送些东西,老人们多次“抗议”:“你人来就好了,东西不要拿!”钱海军则“狡辩”:“我是您儿子啊,儿子看父母,捎点柴米油盐,天经地义!”

    23年来,钱海军平均每周要为困难老人上门服务20多次,先后帮上万名老人修过电路,他长期服务的老人有上百位。

    老人们也视钱海军为亲人。金山社区老人黄宝和思维有时模糊不清,但当金山社区党总支书记邱晓亮从手机里翻出老人曾经和钱海军的合影时,老人一眼就认出了经常来帮忙的钱海军,却认不出自己。

    邱晓亮感慨:“世界上最亲近的距离,是我和你一同在照片里,我认不出我自己,却认出了你!”

    下转A10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