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甬江科创区
开工!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奠基 计划2025年招收本科生

甬江科创区开工仪式。 记者 王鹏 摄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奠基仪式。记者 乐骁立 摄

    12月29日,备受期待的甬江科创区启动仪式暨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开工活动在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一期工程工地现场(镇海区渔基路)举行。

    据《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行动纲要(2022—2026年)》,甬江科创区将打造成为立足宁波、服务浙江、辐射全国的科创策源地。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

    甬江科创区开工,这批项目率先上马建设

    甬江科创区是我市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最重要平台。根据《宁波甬江科创区规划》,其目标定位为“立足宁波、服务区域、面向未来的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以科创主平台、人才新高地、都市未来城为主体功能,重点夯实新材料、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三大基础创新优势,重点谋划海洋经济、空天经济和生命健康三个未来发展方向。

    规划重构“一区四港多组团”两岸空间和功能高度协同的新格局。其中,“一区”为甬江科创区,是宁波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四港”为“科学港”“数创港”“青创港”“总部港”,是甬江科创区的核心功能板块,既有各自主导功能,又相关联系,是实现甬江两岸从运输港到科技港飞跃的重要载体。

    12月29日上午开工了一批重要的项目,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外,还有——

    宁波大学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位于宁波北高教园区地段,北至风华路,东至双桥河,南至双桥南河支流,用地面积72.4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7.5亿元。

    项目围绕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立足“双一流”建设的现实需要,瞄准全球科技前沿、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打造批量产出标志性业绩、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科研创新高地。

    甬江实验室研究院集聚区建设项目:

    位于庄市工业A区世纪大道东侧,用地面积123亩,总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总投资27.5亿元。

    项目对标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集聚区建设标准,聚焦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加快引进建设一批高能级研究院,将研究院集聚区打造成为一流的科研集群品牌标杆。

    宁波高新区凌智产业园建设项目:

    位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XCL02地段(耕渔南路东侧),项目由宁波凌智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用地面积141.7亩,总建筑面积29.1万平方米,总投资12.6亿元,用于建设生产、研发、设计等创新型功能用房及相关配套设施,重点引进制造包括数控转台、导轨及其他机床相关部件的通用设备制造等企业。

    宁波高新区永新光学医疗光学设备及精密光学元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位于宁波高新区梅墟街道GX07-02-59-1a地块,项目由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用地面积32.1亩,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用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手术显微镜、内窥镜镜头、激光雷达等产品研发及制造。

    宁波高新区纬诚智能物联安全技术研发中心及制造总部项目:

    位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XCL02地段(耕渔南路东侧),项目由宁波纬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用地面积24.8亩,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

    项目主要建设企业总部、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及相关配套用房,建成后主要用于线缆安全承载系统、智能安全防护系统两大类产品的生产、研发。

    滨江新城第一学校建设项目:

    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朱田村,甬江入海口南岸,东至朱田路,西至王家洋路,南至繁盛路,北至振兴路,用地面积58.5亩,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总投资8.2亿元,拟建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新建48班教学规模。

    镇海区庄市规划小学项目(镇海区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西校区)):

    位于镇海区庄市街道规划兴海南路西侧、清泉路南侧地块,用地面积57.2亩,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总投资3.6亿元,设计规模小学48班,2024年秋季建成投用。

    北仑滨江新城科创社区建设项目(北仑滨江新城核心启动区C区块11-14#地块项目):

    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西至朱田路、东至陈山路、北至振兴西路、南至江南路,用地面积183亩,总建筑面积50.4万平方米,总投资57.7亿元,含三个住宅组团,以及一个地铁上盖项目——龙湖天街项目。

    项目以“活力源点·科创社区”作为题眼,创造共享型科创邻里,布局全天候交流空间,打造生态型服务驿站,构建低碳智能设施。

    陈十一院士出任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长

    自2020年宁波市人民政府与宁波乡贤虞仁荣先生约定“以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相关学科为核心,集聚世界顶尖学科领军人才、汇集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在宁波共同新建一所世界一流、理工科特色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以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的筹备工作就一直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2021年12月29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与学校筹办方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标志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筹建工作进入“快车道”。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宁波共同筹建一所民办公助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并将从高等研究院起步,规划建设理学、工学、信息、商科四个学科群及特色人文社会学科。

    在协议签署刚满一周年之际,这座甬城人民心心念念的高等学府开工奠基了。

    目前,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已经有了十分雄厚的基础力量,由流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原校长陈十一担任校长。

    据介绍,截至目前,已正式签约35名教学科研负责人(简称PI)。其中,包括院士/顶尖人才4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国际著名学术组织会士12人等。根据计划,10年内,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的核心教授或独立PI将达到600人。

    据了解,大学将按照“边建设边运营”模式推动大学建设与发展,筹建时期以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为创建主体,招募人员、启动科研项目并联合国内外高校进行研究生和博士后等人才培养,为创建大学打好基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提出“三步走”战略——计划202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做到“一流资源,高端起步”,办学取得有显示度的进展;到2035年做到“体系完整,特色鲜明”,成为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到2050年,力争“科教重镇,跻身一流”,成为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记者 乐骁立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