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着眼当下 面向未来

宁波“大优强” 企业家这样做

    当下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如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等精神,应对新的风险和挑战?

    12月29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制造业“大优强”企业交流会。包括均胜电子董事长王剑峰、申洲国际董事长马建荣等宁波的“最大最优最强”的企业家代表纷纷谈起了他们着眼当下、面向未来的对策。

    逆势前行,“大优强”成为坚实支柱

    “这一年对申洲来说,真是不容易。2022年第一天,我们公司就暴发了疫情。当时我们有近4万名员工被隔离安置,总部基地停产达一个月。”申洲国际董事长马建荣在会上介绍,“与此同时,申洲今年还面临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需求同时下滑的窘境,但我们今年产销量仍然保持了不错的增长。”

    原因何在呢?马建荣介绍,根本还是在于深耕主业,不断练好内功。首先是通过技术改造提质增效扩产,目前申洲宁波面料基地的日产能已经达到400吨,在全球领先;其次是申洲不断推进两化融合。“各位有机会到申洲转转看看,我们已经实现了全流程的自动化。”他说。再次,申洲一直在践行绿色低碳的发展原则,目前申洲宁波厂区屋顶光伏装机容量已达25兆瓦,每年自发自用的“绿电”达2500万度。

    雅戈尔集团在过去一年消费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也依然坚守时尚产业,集团总经理邵洪峰介绍,过去一年通过收购、联营等形式,扩品牌、增品类,让产品线覆盖更多的年龄群体,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同时,在本月还斥巨资引进了两台世界上最先进的3D数码直喷印花机,为以后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相关负责人莫鼎革介绍,镇海炼化今年在数字化改造上取得重大进展,在年初建成投产的新基地中,占地14万平方米的装置,现场只需要16人。今年,公司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数字领航”企业。

    均胜电子董事长王剑峰表示,目前集团已谋划“前瞻布局新四化+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在产业上,均胜立足于汽车零部件与智能制造两大业务板块,成为全球汽车安全与电子、智能制造装备的优质供应商;在战略上,均胜完善全球产能、研发、服务布局,重点发力中国汽车市场,加快产业回归步伐;在生产上,主动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装备全流程自动化率超90%,不断提升智能化生产制造水平。

    目前,我市列入“大优强”培育库的企业有104家,在104家“大优强”企业及下属企业就业的总人数达525848人。今年1月-10月,实现地区制造业总产值9124亿元,占全市规上制造业产值的45.5%,同比增长18.4%,高于全市规上企业增速8.9个百分点,成为宁波产业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

    守正创新,“大优强”瞄准新赛道

    在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消费市场下行压力巨大的当下,这些宁波最具竞争力的“大优强”企业并没有采取保守的防守策略,而是通过科技创新寻找新的方向和突破口。

    舜宇光学常务副总裁王文杰介绍,过去一年,全球3C市场低迷,电子产品减配、出货量下降等诸多不利因素层出,舜宇必须通过创新寻找新的突破口。

    他介绍,目前舜宇一方面大举进军车载光学领域,涉及的产品包括ADAS激光雷达、HUD(抬头显示器)-自由曲面镜、全息AR-HUD核心光学引擎器件等。“今年舜宇在车载光学领域增长迅速,并且我们判断,车载市场还有5年黄金增长期。”王文杰说。

    同时,舜宇正积极布局元宇宙的核心硬件——XR智能眼镜。“包括相机、光学感知模块等在内的系统集成,舜宇都有了较强的技术积累。”据了解,如扎克伯格Meta公司的Meta 2AR全息眼镜中,70%光学核心器件由舜宇提供。

    “东方日升在光伏产品稳居世界前六的基础上,正在积极布局储能板块,目前已经有了充分准备,相信未来几年,产销都将有较大增长。”东方日升董事长林海峰介绍。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总裁楼城介绍:“目前,公司正重点研发高性能、低碳、环保型铜合金材料。同时,公司还着重开拓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领域业务,持续深化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标杆客户的合作,推进公司产品向精加工、深加工、定制化加工等高端应用领域延伸。”

    “未来,吉利将依托宁波基地,进一步扩展全球市场。目前领克的欧洲战略正在稳步推进,已经在欧洲7国开出了线下门店。未来,极氪也计划进军北美市场。吉利将进一步助力宁波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之城。”吉利汽车集团CGO(首席政府事务官)李伟平说。

    中基集团董事长周巨乐表示,中基目前正通过“期现联动、工贸结合、产融结合”的产业链运营模式,积极发挥“链主”作用。如在有色板块,中基已经整合国内外资源,引进了有色专业人才团队,布局上游资源,建立从产业到贸易的国际国内网络,打造交易平台,预计明年可实现400亿元的销售规模。

    锦浪科技董事长王一鸣介绍,目前锦浪的产品线正由光伏逆变器拓展到储能逆变器、电网逆变器等领域。2023年,锦浪力争新增50项以上发明专利,依托创新力量稳固全国逆变器头把交椅的同时,问鼎全球“最强王者”。

    以人为本,“大优强”持续发力

    除了战略和战术,怎么留住人才?怎么引进人才?怎么培养人才?成为所有“大优强”企业最关心的事。

    雅戈尔集团在疫情肆虐的三年中,每年给基层职工加薪10%,并投入4亿元人民币对中层以上干部实行股权激励,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目前正在聘请NCC团队对上万名营业员进行辅导培训,保证线下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优化。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楼城表示,公司一方面大力做好本土人才的引进、培养、任用和激励工作,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为公司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础。今年,公司还新成立了金田工业研究院,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共创平台,努力打造具有金田特色的人才平台。

    “今年宁波基地停产期间,申洲不裁员、不减薪,这才凝聚了战斗力,让申洲逆势增长。”马建荣表示。

    宁波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将紧贴企业需求,用心用情强服务。一是持续开展“三稳三提”企业服务专项行动,组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走访服务队伍,实行“一对一”服务,完善闭环解决机制,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企业需求。二是加大各类资源要素保障力度,重点发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在土地、资金、能源、排放、用工、数据等要素上,优先支持“大优强”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全线提速政策兑现,用足用好数字化改革成果,推动各地、各部门惠企政策“应上尽上”“快上快兑”。加大“大智造”产业政策整合提升力度,加快“大优强”企业年度考核、并购重组、上台阶等政策兑现方式研究,加快兑现速度。记者 乐骁立 谢斌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