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市第一医院新冠综合门诊。 |
近期,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市各大医院的急诊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多家医院急诊日均接诊量都比往常翻了几番。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医院也在积极推行各种举措,来尽可能缓解急诊的接诊压力。在这些举措的保障下,目前各大医院的急危重症救治正逐步回归正常。 1 设置急诊“总调度”,蹲点一线解难题 据宁波市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应对急诊接诊压力,目前该院每天都会有一个急诊协调“总调度”,该角色的职责就是随时根据急诊流量情况来调配志愿者、窗口工作人员等,并蹲点一线协调解决急诊出现的各种问题。 而在一系列举措的助力下,市一院非新冠患者的医疗救治占比也在稳步提升,“昨天我们的手术量已经恢复到平时水平的六成左右,一天就有100台,其中四级手术有27台,很多重大手术都顺利开展了。” 2 加强急诊帮班,缓解人手紧张 据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贺鹤群介绍,这几天,该院海曙、方桥两个院区加起来的日均接诊量已接近1300人次,其中入抢救室的危重患者约80余人次,急诊压力依然很大。不过,总体而言,两个院区的急诊都处于有序运行的状态。 “特别是近十多天来,到我们医院急诊就诊的患者一直在快速增加,其中新冠阳性患者占了大多数。”贺鹤群告诉记者,为了保障急诊有序开展医疗服务,近期医院也在持续加大医疗力量积极应对,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加强急诊帮班,增加急诊医务人员,目前已经有不少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在“支援”急诊。 贺鹤群说,急诊医疗服务的有序开展主要聚焦两个方面:针对普通急诊患者,海曙、方桥两个院区都在诊室增加了人手,如今白天各自都至少有3-4名医生坐诊;针对入抢救室的危重症急诊患者,除了尽可能地增加急诊人员和分流患者外,医院也在努力扩展新冠阳性患者收治病区,增加床位,最大程度地使急诊的危重症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值得一提的是,据贺鹤群介绍,他们最近还是能看到有部分患者症状不严重也往急诊跑的情况,她再次呼吁市民:非必要不急诊,尽可能把宝贵的急诊资源留给危重症患者。 3 开设新冠门诊,分流急诊压力 记者了解到,除了加强急诊帮班外,宁波市第一医院还通过开设新冠综合门诊的方式,来尽可能地分流急诊接诊压力。 据介绍,宁波市第一医院的新冠综合门诊自12月29日开设至今,几乎每天都处于“约满”的状态。记者日前在探访该新冠综合门诊时看到,到新冠综合门诊看病的患者主要以老人为主,还有不小一部分是家长带孩子前来就诊的。 宁波市第一医院门诊部主任谢浩芬告诉记者,该院的新冠综合门诊,主要由具有综合诊治经验的医生坐诊,能够处理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类问题。“我们一开始只有2个诊室,后来为了充分满足市民的就诊需求,很快就增加到了5个诊室,每个诊室上午50个号、下午40个号,总共450个号,但这450个号也经常不够用。之后我们会对患者情况进行再评估,以决定是否继续增加诊室。” 不过,谢浩芬也提醒道:目前医院还处于人手紧缺的阶段,市民非必要不往医院跑,尽可能通过互联网医院等平台进行线上问诊。但年纪大的患者,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连续体温在38℃以上,或有任何急性疾病症状的,建议还是直接上急诊或发热门诊。 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陈静娜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