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关注宁波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1月0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5名市人大代表
亮相“代表通道”

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汪琰斌
徐鹏
刘丰维
吴姬敏
励行根

    1月7日上午,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一楼大厅,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通道”开启。朴实、真诚、热忱,是这次走上“代表通道”的5位市人大代表在和现场媒体分享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

    “相信农业一定会有奔头”

    今年是市人大代表、鄞州区姜山镇归本水稻农场负责人汪琰斌“当农民”的第十个年头。当被问到“选择农业后悔过吗”,这位“90后”的语气中满是坚定和希望。

    这十年,是收获的十年。到2022年,农场承包的土地已拓展至3000亩,预计全年销售额达900万元。由于坚持肥药两制,农场种出的大米还在浙江省农博会上获得金奖,农场还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成为“创业共富基地”。

    这十年,是成长的十年。汪琰斌不仅找到了自己喜爱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也邂逅了一群年龄相仿、兴趣相投的“战友”。大家在做好基础产业的同时,还开直播、搞研学,开发新产品、做出新模式,“希望在更年轻一代心中播下农业的种子。”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汪琰斌坦言能把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大代表履职融入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稳步迈向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和时代大潮中,是件幸福的事,“相信农业一定会成为有奔头的农业,农民也一定会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信心比黄金重要!”

    “同款”的坚定和希望,也出现在市人大代表、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夸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徐鹏的讲述中。

    三年疫情,给大大小小的企业带来的困难,大家有目共睹。关键时刻,如何提振信心?徐鹏分享了他所在的企业是如何实现营收连续三年“逆势”增长的“秘诀”。

    “坚持不降薪、不裁员。从2020年初到今年,员工收入每年保持10%左右增长。对企业来说,发展的关键还是人,人心稳了,企业才有众志成城抵御风险的‘抗体’。”

    “疫情三年,雅戈尔不找职业经理人,培养企业家……让员工、干部、团队成为大股东,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疫情期间,雅戈尔斥资26亿元成立夸父科技,培养青年企业家,让年轻人摆脱传统制造业束缚,放心大胆探索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商业体系。”

    也正是基于“实战经验”,在这次两会期间,徐鹏带来了“关于提升纺织服装业整体数字化水平的建议”,为宁波实现传统纺织服装业的智能化转型建言献策。

    “当初选择宁波是正确的”

    辐射制冷,听起来是不是很“酷炫”?

    这是一种不耗能、被动式制冷技术,利用外太空超低温环境给地球物体降温。

    举个简单例子:从去年开始,利用这一技术制成的降温薄膜已在全国10个省份的30多个粮库应用,实现粮库平均降温7℃-10℃,助力低温安全储粮。

    这一张薄膜,还可以应用在电力通信设备、机场廊桥、高铁站房、玻璃幕墙等场景中,发挥降温节能的作用。

    作为辐射制冷超材料创新和产业化领域的创领者,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四年前落地奉化。市人大代表、瑞凌公司技术副总裁刘丰维对过去四年感受最深的是“一片沃土支撑一个企业”。

    “项目落地时,由于过渡厂房不符合生产线建设要求,奉化区当即召开政企面商会,2天内明确选址,60天内办结用地规划许可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创造‘当年落地、当年建设、当年试产’的奉化速度。”

    “奉化区还专门成立‘红色帮跑团’,帮我们办理审批事项70余项,解决了项目落地、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政府对人才、对创新、对发展的重视和关心,也说明我们当初选择宁波是正确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从事养老服务10年,说起养老服务事业,市人大代表、象山县老年公寓管理中心副主任吴姬敏的语气中满是深情。

    疫情三年,对每一个养老服务行业从业者来说,都是艰难的三年。为守护好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机构前后封闭运行十多次,这也意味着每一个从业者不得不一次次舍弃小家的团圆。

    “老人从眼神中透出的期待、信任和满意,让人无悔。”在吴姬敏看来,这是一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责任。

    满怀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深情,吴姬敏结合自己所在的象山老年公寓的运行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我们需要一支稳定的队伍,这就需要全社会改变对养老服务行业从业者的职业偏见,加强职业培训、加大人员配比、提高岗位津贴和入职奖补等。”

    吴姬敏说,象山探索成立了象山县养老护理培训学校,每年培养100多名持证护理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机构“缺人”的困境。

    养老服务行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政府投入外,还需要走出一条市场化的路子。

    “以我们为例,前期由象山县政府投资,后期日常运行需要自收自支,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比如开展医养结合、旅居养老等,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已经成为浙江省首批四星级养老机构。”

    “企业和企业家有祖国”

    一家民营企业,两度问鼎国家科技奖!市人大代表、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特聘专家励行根的创业经历格外吸引人。

    这是一个跨越30年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故事:

    C型密封环是核电站建设的关键零件。半个多世纪来,这项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成为我国核电站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当时我就下决心,一定要把C型密封环做出来,这不单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更是为了我国核电站的独立运营,就算倾家荡产都值得!”

    2015年,励行根带领技术研发团队实现了这个目标!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能生产C型密封环的国家!

    如今,国内在建及商运的核电机组已几乎全部应用“天生”自主研发的产品且出口巴基斯坦核电站。

    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止。这些年来,励行根和团队一直致力于核工业、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密封系统的攻关,攻克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中急需解决的密封难题,为我国核电和核技术独立自主运行和出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保障。

    不止一次有国外企业开出诱人的收购条件,但都被励行根婉言谢绝。“别人问,你什么价位才肯卖?我说一百亿元都不卖!科技没有国界,但企业和企业家有祖国!这是我们企业的忠诚,忠诚于自己的国家。”

    “民营企业就像小溪,虽然力量不大,但一旦聚集起来,也可以有大担当,也能为国解难题!”励行根掷地有声。

    记者 石承承/文  崔引/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