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葛芬芬医生正在问诊。 通讯员供图 |
最近这三年,雪儿(化名)成了医院的常客。卵巢囊肿反复发作,切除后再长,反复就医,为此她都不敢谈恋爱。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雪儿辗转来到宁波。经过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妇科和神经外科的联合会诊,终于查明原因:竟是脑子里长的垂体瘤在“作怪”。 三年间卵巢囊肿三次发作 未婚女孩在诊室里痛哭 “葛医生,这是我第三次长卵巢囊肿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呀?”在李惠利医院妇科葛芬芬副主任医师的诊室里,26岁的雪儿哭丧着一张脸。 原来,这是她三年来第三次被查出患有卵巢囊肿。2019年的一个深夜,雪儿突然腹痛难忍,被家人紧急送到当地医院。经检查,引发腹痛的原因是卵巢囊肿蒂扭转,医生立即为她实施了卵巢囊肿切除手术。 第二年,她按照医嘱准时去复查。没想到,再次被查出卵巢囊肿。医生告诉她,如果不切除,哪怕是良性囊肿也可能出现恶变,还可能出现卵巢囊肿破裂或再次发生卵巢囊肿蒂扭转。于是,雪儿再次实施了手术。 今年,雪儿从南方来到宁波生活。不久前,她在一家医院复查B超,没想到又是同样的结果。B超检查发现,她的两侧卵巢分别长有直径为8厘米大小的囊肿。雪儿心里清楚,超过5厘米的囊肿就已经达到手术指征。医生也建议她再次行手术治疗来明确诊断。 雪儿来到李惠利医院找到葛芬芬。葛医生告诉她,反复行卵巢囊肿手术,势必会严重破坏卵巢功能,导致卵巢功能衰退,影响生育,甚至早衰。“我该怎么办?”雪儿不禁痛哭。因为这个问题,她连男朋友都不敢谈。 葛芬芬轻声安慰,继续了解病情。得知雪儿月经紊乱,经期经常不准,葛医生认为首先应该排除因激素紊乱导致的生理性卵巢囊肿。果然,经检查,雪儿的激素水平确实不正常。 葛芬芬为雪儿进行内分泌治疗调整月经后,复查B超卵巢囊肿竟变小了,从8厘米缩小为5厘米。她就有了大胆的怀疑,会不会由脑部疾病引发? 果然,雪儿在头颅磁共振中被查出直径5厘米大小的垂体瘤。就此,困扰了雪儿多时的谜题终于被解开:垂体瘤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生理性卵巢囊肿。幸运的是,这种囊肿不需要开刀,只要把垂体瘤取出,内分泌就会恢复正常,囊肿也就会自然消失。 垂体瘤影响激素分泌 容易被误诊、漏诊 该院神经外科王洪财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垂体瘤是脑内比较常见的一类良性肿瘤,在临床上根据激素分泌功能不同,常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垂体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称为“功能性垂体腺瘤”,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各种人体所必需的激素,但过多的激素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泌乳素腺瘤分泌过量的泌乳素会造成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甚至闭经、不孕,以及非哺乳期的异常乳汁分泌等。另一类垂体瘤不分泌激素,称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虽然它不产生任何对人体有作用的激素,但瘤体积增大会压迫正常的垂体组织,引起功能障碍,造成正常分泌激素减少,所以与功能性垂体腺瘤不同,这类垂体可以处于低功能状态。 另外,瘤体继续增大还会进一步压迫垂体周边的正常神经血管结构,可导致头痛、视野缺损及视力减退等症状。像雪儿患的就是功能性垂体瘤,只能通过手术快速切除肿瘤来恢复内分泌系统正常,从而彻底治愈疾病。 王洪财提醒,垂体瘤临床可表现为面容改变、肢端肥大症、月经紊乱或闭经、不孕不育、头痛、溢乳、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60%-80%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及视野的障碍,典型症状为双眼颞侧偏盲。一旦出现内分泌异常伴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一定要去医院就诊,警惕垂体瘤的可能,避免误诊、漏诊。 记者 陆麒雯 实习生 檀思源 通讯员 徐晨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