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聊聊天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1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暖如春 寒如冬

宁波植物园梅园里迎着寒风盛开的梅花。记者 郑凯侠 摄
▲慈城灯会上造型各异的兔灯。记者 边城雨 摄
▲元宵未至,各式各样的花灯已经挂起来。
记者 石承承 摄

    没有冷空气影响,又有阳光在线,气温如坐火箭一般往上蹿。尤其是1月31日到2月1日,我市最高气温将达到16℃到17℃,有点初春味道了。

    但是,不要急着减衣,早晚的寒意依旧在。

    此外,节后一周(1月30日到2月5日),我们忙得很:不仅要迎接“万木生芽”的立春,还要欢度“花市灯如昼”的元宵。

    一日之内恍如两季

    1月29日,市气象台继续发布低温报告,称受辐射降温影响,1月30日我市平原地区最低气温-3℃到-1℃,有冰冻;山区最低气温-6℃到-3℃,有严重冰冻。

    接下来的1月31日到2月1日,虽然我市最低气温有望“破冰”,回升至4℃到5℃,但日温差达到12℃左右,还是给人一种一日之内恍如两季的感觉。

    天气乍暖还寒,记得要适当春捂。

    《数九歌》中唱“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节后这一周(1月30日到2月5日),我们将从“五九”跨入“六九”,但“沿河看柳”,恐怕为时尚早。

    中央气象台1月29日发布的中期预报提到,1月31日到2月2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自西向东会有4℃到6℃的降温。

    受冷空气影响,我市也将经历一次大风和降温过程。2月1日我市沿海海面会有一次8级-9级偏北大风过程;届时,我市最高气温也将重新跌回个位数。

    紧跟冷空气而来的,还有雨水。市气象台在1月29日发布的10天预报中提到,2月3日到2月5日,我市还将经历一次阴雨天气过程。

    “万木生芽是今日”

    2月4日,是“万木生芽”的立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立春的到来,意味着经过一冬的蛰伏后,天气开始逐渐回暖,万物渐次复苏。

    今年立春,刚好赶在“五九”最后一天,也就是所谓的“春打五九尾”。

    过去农耕社会,“春打五九尾”不是好兆头。民谚“春打五九尾,家家迈不开腿;春打六九头,家家喂上牛”,说的就是立春若是在“五九尾”,年景会变得很困难。

    当然,在有些地方,人们反倒喜欢“春打五九尾”,因为可以“家家啃猪腿”,而不是像“春打六九头,家家卖耕牛”。

    立春的“好坏”之分,不止于此。

    按公历,立春一般出现在每年2月3日到2月5日间;按农历,立春出现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在年初,有时在年末,有时年初年末“两头春”,有时又是全年“查无此春”。

    2023年就是典型的“两头春”。第一个立春出现在农历正月十四(2月4日);第二个立春出现在农历腊月廿五(2024年2月4日)。

    循旧俗,“无春年”被叫做“寡妇年”,不宜结婚,不宜生子;在不少老一辈人的观念中,“双春年”也同样不吉利。

    事实上,无论是“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头”,还是“无春年”“双春年”,都是历法计算出现的“巧合”,跟年景好坏、寓意好坏没有必然联系。

    立春有“打春牛”“咬春”等习俗。其中,大家体验感比较强的,要数“咬春”。

    《酌中志》说“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以萝卜的辛、甘之味,来解春困,甚至被赋予“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的寓意。

    《四时宝镜》说“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春饼指的是一种薄面饼,多以萝卜、豆芽为馅,将春饼和生菜、果品、糖等一起放在盘中,又被称为“春盘”。

    在日常生活中,立春“咬”得最多的,恐怕要数春卷,多以荠菜、笋丝、干丝等新鲜蔬菜为馅,一口咬下去“满满的春天味道”。

    吃春卷还有个小讲究,要从头吃到尾。听家里的长辈说,取其“有头有尾”的吉祥寓意。

    不止“十五闹元宵”

    “竞看繁星在平地,不妨明月满中天”,迎完立春,我们还要迎元宵。

    从古至今,民间过元宵最大的特点就是“闹”,其中闹得最欢、最有参与感的,要属赏灯,正如千古流传的名句所描述的“花市灯如昼”“东风夜放花千树”。

    借赏灯的名头,人们互相宴请,成群穿梭于茶座、酒肆;像猜灯谜这样助兴活动自然也不可少,就像《梦粱录》里说的“商谜者”“先以鼓儿贺之,然后聚人猜谜”。

    元宵到底有多“闹”?有说“达旦不绝”,也有说“连肩挨背,夜夜汗漫,入夏乃已”。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心情最复杂的,恐怕要数年轻男女,满怀憧憬和忐忑,待到“月上柳梢头”,结伴而出,趁机“人约黄昏后”,给自己物色对象或和情人约会。

    其实,元宵的“闹”不止正月十五,宁波民间就有“十三上灯,十八收灯”的旧俗。

    过去,人们习惯手动做花灯。为了“十三上灯”,很多人从正月初七、初八就开始搜罗做灯笼的材料,包括“韧皮纸”(或宣纸)、竹篾、细绳、浆糊、红蜡烛等。

    自己动手做的花灯,造型比较单一,以“兔子灯”“鲤鱼灯”“黄鱼灯”为主,再不济就是一盏简单的“三角灯”。

    按旧俗,“十三上灯”前还要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在祖先的神位或画像前,点上三炷香,斟满一杯清茶,再盛上一碗“酒酿汤果”。

    这碗“酒酿汤果”也被叫做“上灯汤果”,就是我们平常见到的用糯米搓成的珍珠圆。

    过去,民间还有过“十四夜”的旧俗。尤其是在农村,家家户户除了挂灯笼,还会做“响格”,就是把毛竹的一头劈开,摇晃起来发出“啪啪”声,像我们现在的“手掌拍”。

    等到“十四夜”,人们会拿着“响格”绕着家里拍一圈,寓意把晦气、蛇虫、病害等不好的东西赶走,欢欢喜喜过元宵。

    这一习俗现在已不多见,但在宁海前童等地仍可觅其身影。

    记者 石承承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