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爱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1月31日 星期二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资理财收益不及预期
年后资金站岗?

很多人选择提前还贷但现实是……

    “我们过完年第一件事就是网上预约提前还贷,不过和年前预约的结果一样,根本约不进。”近段时间,“提前还贷”频繁冲上热搜,不少市民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毕竟当下不论是股票、基金还是银行理财,对普通投资者都不太“友好”,最好的理财方式或许就是提前还清部分房贷。

    年后提前还贷人数激增

    “我的房贷是一家国有银行办的,年前年终奖还没到手,我就手机预约、柜台咨询两头盯,但客户经理告诉我,最快也要3月份才能排进。”作为“提前还贷大军”的一员,陆女士是早做打算的人士。当时年终奖还没发下来,她就规划着提前还清部分房贷。不过一圈咨询下来,得知最快要3月才能还贷,资金要“站岗”近两个月,她心里也挺无奈的。

    “提前还贷可真难,我就提前还几万元,银行一样也是说排队等有额度释放出来再说。”沈先生说,以前提前还贷只要网上预约一下,想什么时候还都行,没想到现在那么折腾。

    毛女士则打算置换一套新房子,原有的房子想先还清房贷。在咨询银行的过程中得知,如果办理新的房贷,提前还贷的排队过程可以缩短。

    记者询问了多家银行,均被告知需要提前预约,排队等待时间一般在一到两个月左右。并且,部分银行普通营业网点不能办理提前还款,需要去银行的个贷中心。而新申请一笔贷款,提交材料、审批到放款,银行均表示可以提速。

    “提前还贷的客户的确比往年多了很多,所以排队因此整个提前还款周期也会比以前拉长一些。” 某国有银行一支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一家国有银行房贷业务主管对记者说,按照以往的经验,年后是提前还贷的高峰,而从去年底开始提前还贷的客户数量陡增,最近排上队的客户很大一部分是去年底预约的。

    为啥大家都赶着提前还贷?

    从此前的“排队等待银行放贷款”,到如今的“排队等待提前还款”,购房者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一方面由于此前贷款的利息较高,购房者希望通过提前还贷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则是2022年投资理财收益波动较大且远不及预期,房贷和投资理财之间收益倒挂,让一些购房者产生了提前还贷的愿望。

    采访中,不少市民对记者表示,去年哪怕买风险最低的R1、R2类理财产品,收益依旧不理想,因此对今年的银行理财产品信心不足。

    “前两年资金‘搬家’,银行理财或者储蓄收益和房贷利率间还能有个收益差,再不济也能持平,但现在理财收益大面积破净,甚至出现负收益。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讲,当然是提前还贷最省钱。”市民李女士早就盘算过了。

    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运行的当下,理财产品收益下撤、波动增加,让不少消费者望而远之。据普益标准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市场共新发了2468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193款,其中288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92%;2180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83%。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银行来讲,房贷是最优质的资产之一。一方面银行通过储蓄、拆借、理财等方式向第三方募集到较低成本的资金,另一方面银行与购房者约定房贷利率与还款时间,利用上述募集到的资金来做房贷业务,这是银行很重要的一个盈利渠道。而当下更多人购房者选择提前还贷,银行之前的业务逻辑就不成立了,银行自然不愿意。

    另外,从人民银行2022年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看,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3%,比上季下降0.2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1.4%,比上季上升1.0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5.3%,比上季下降0.8个百分点。

    居民储蓄增速加快,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居民的消费动力不强、消费顾虑增多、理财投资收入风险增大有关。于是,提前还房贷就成了普通人在“相对不稳定”的大环境下,能抓住的一个相对稳妥的选项。

    专家分析,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加入提前还贷大潮,虽然提前还贷是可行的,但提前还贷划算与否,还要衡量自己的贷款偿还方式、剩余年限和房贷利率。记者 周雁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