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钱湖畔梅花初绽。 记者 张培坚 摄 |
|
宁波植物园里的白梅。 |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还没来,但吹面不寒的风、润物无声的雨已翩翩起舞…… 立春不是“春” 紧跟立春(2月4日)脚步而来的,是“六九”(2月5日)。《数九歌》中唱:“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蓬勃的春意扑面而来。 春天真的就这样来了吗? 虽说立春的“立”有“开始”之意,代表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但立春开启的春天和我们平时说的春天,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平时说的春天,通常指的是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一般要求“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且“后续天气稳定”。从之前气象部门的统计看,我市常年入春时间在3月10日。 按时间表,入春为时尚早。不过,春天的“脾气”有时也挺难捉摸:像2022年,我市于2月28日入春,比常年提早近10天;而1996年,我们一直到4月5日才迎来春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立春不算“春”,一切还要等到气象部门的“官宣”。 “从此阳春应有脚” 虽说春天还在“赶路”,但就像宋代诗人白玉蟾在《立春》中描述的:“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2月5日到2月14日,我国新疆北部、甘肃西部、西藏中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江淮、江南中东部、华南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到3℃。 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全国气温距平预报”(2月5日到2月14日)看,我们所处的区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3℃。 市气象台在2月5日发布的10天预报中也用“气温起伏不大”来形容接下来这段时间的气温,其中,最低气温维持在6℃到9℃,最高气温在11℃到13℃。 气温整体回升,日温差缩小,是不是有种整个人都开始“舒展”的感觉?不过,大家在增减衣物上还是要慢一拍,不仅因为要“春捂”,还因为冷空气不甘心就此退场。 中央气象台在2月5日发布的中期预报中提到,2月7日到2月9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大风、降温天气。 中国天气网在8-15天客观预报中透露,接下来,我市还是有可能会出现最低气温低至1℃-3℃的寒冷。 是“润如酥”还是“晚来急”? 眼看气温抢风头,雨水也不甘落后。 2月5日到2月14日,我国南方地区多阴雨天气,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及贵州、西藏东南部等地有30毫米到70毫米的降水,部分地区降水量可达80毫米到130毫米;上述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4-7成,局部地区偏多1倍以上。 其中,2月7日到2月9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自西向东出现较大范围降水过程,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甚至会有暴雨。 冬去春来的雨,不似夏雨急躁,不似秋雨萧瑟,而是多了几分“沾衣欲湿”的含蓄和“润如酥”的温柔。正如市气象台在2月5日发布的十天预报中提到的: 2月6日,我市局部地区会飘些雨丝,夜里转为阴有雨,等到2月7日有望雨止转阴到多云;接下来,除2月10日到2月11日有短暂雨歇,其余时段都将会是阴雨相间的日子。 其中,2月8日到2月9日,雨水也有“脾气急”的时候,或将从小雨升级为中雨。 “花灯落地雨,三十六天阴” 其实,雨水2月5日就已经“光顾”过我们,这一天恰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的雨,民间有挺多说法: 比如“花灯落地雨,三十六天阴”,意思是元宵如果下雨,未来三十六天恐怕就难见太阳了。 比如“雨打正月节,二月雨不歇”,如果元宵这天天降小雨,正好落到花灯上,预示着雨水多发,要持续到农历二月里。 还有像“雨洒上元灯,八月中秋月不明”,说的是如果元宵这天出现雨水,预示着八月十五中秋时,圆月就会被云层遮挡。 以及“雨打灯头,没水洗牛”,意思是元宵要是赶上下雨,接下来的农业生产可能就不会太顺利。 当然,各地习俗不同,说法也不同,除了这些听起来有些“丧”的,也有鼓舞人心的。 比如“正月十五水满缸,八月十五谷满仓”,说的就是假如元宵出现降水,雨水多得连水缸都下满了,那么等到秋天,就会迎来大丰收,五谷丰登粮满仓。 这些流传于民间的说法,多是农耕社会人们的经验总结,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但也有局限性和缺陷,大家权且把它们当作灯谜,假以时日,看谜底揭晓。 当然,随着雨水时断时续落下,难免给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交通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大家也是要多加留意。记者 石承承
|